久久久精品午夜_国产一二三四ts人妖_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_日本女人一级片_亚洲射逼_日韩有码第一页

供應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 無線傳輸型可燃氣控制器

 

產品型號:JH8002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
 產 品 詳 細 介 紹:
 

 

   

        

主要技術參數

1)、顯示方式:32位真彩8寸液晶屏

2)、操作方式:觸摸屏或按鍵

3)、報警設置:每路報警可單獨設置

4)、報警方式:聲光報警

5)、通訊方式:2.4G無線信號傳輸

6)、工作溫度:-40℃-70℃

7)、相對濕度:20%-95%RH

8)、供電:AC220V/50HZ

 

該公司產品分類: 電子灌裝秤 氣體報警 加氣磚專用微機配料系統; LPG智能灌裝秤 微機配料系統 定量灌裝系統

AK-720LA供應工業除濕機

工業除濕機技術參數:

1.除量:720升/天

2.適用范圍:750950(層高2.6m

3.電源:380V 50HZ

4.額定輸入電流:22.5A

5.額定輸入功率:14.5KW

6.除霜方式:自動

7.循環風量:8000m3/h

8.排水方式:軟管連續排水或手動排水或定時排水(訂貨時說明)

9.使用環境溫度:538℃

10.壓縮機保護:3分鐘延時

11.外形尺寸:1750*600*2000mm

12.毛重:402kg

工業除濕機產品特點及控制系統:

1.控制系統:節能型全自動濕度控制;

2.濕度控制:采用高精度數顯濕度儀表全自動控制,濕度1%可調(濕度控制范圍內可調);

3.壓縮機:采用強勁的全封閉旋轉式品牌壓縮機,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可連續運轉,提升除濕力;

4.電氣元器件:均采用“施耐德”品牌和國內知名品牌;

5.自動除霜:在環境溫度18℃以下時或當機內出現結霜時,自動開啟除霜功能,并在完成除霜后自動切回除濕狀態,使除濕機維持在最佳工作狀態保證除濕過程快速高效;

6.過濾裝置:專業初效過濾器,有效過濾灰塵,凈化空氣;

7.設計結構及材質:外框架設計結構,材質選用優質的1.2mm厚SPCC冷軋板,加噴防腐涂層,經精密鈑金設備加工完成,使用壽命極長;

8.安全:低電壓控制系統,使用更加安全;

該公司產品分類: 臺式恒溫恒濕試驗箱 穩定性試驗箱 IP防塵防水試驗裝置 高低溫試驗箱 除濕機 低價熱銷產品

PAL-1供應日本愛拓 PAL-1糖度計

型號:PAL-1 測量范圍 糖度( Brix ):0.0 至 53.0%溫度:9.0 至 99.9°C 溶解值:糖度( Brix ) 0.1%溫度:0.1°C測量準確度 糖度( Brix ):±0.2 %溫度:±1°C 環境溫度:10 至 40°C測量溫度:10 至 100°C (自動溫度補償)樣本量:0.3毫升測量時間:3 秒 電源:2 ×AAA 電池國際保護等級 :IP65 無塵且對噴射水柱具防護作用 尺寸重量:55(W)×31(D)×109(H)毫米, 100公克(不含零件的重量) 廈門科檢儀器有限公司能夠向您保證貨品的來源,假一罰十,并且提供最優惠的價格,所有的報價包含票和運費。歡迎廣大的愛拓用戶咨詢。詳情請聯系 鄭先生 13055227088  qq:66855030

該公司產品分類: 糖度計 日本愛拓

HBR80供應HBR80工業機械手,裝配機械手,廣東凱寶機器人自動化集成方案提供商

 HBR80裝配機械手相關參數:相關參數:

位置重復精度 Repeatability:  ±0.0.1 mm

絲桿導程 Scres Lead:  05mm,  10mm,  20mm

水平安裝負載 Horizontal Installation Load:  50kg,  27kg,  13kg

垂直安裝負載 Vertical Installation Load: 11kg,  5kg,  3kg

定格推力 Rated Thrust: 359N,  180N,  90N

標準行程 Stroke Payload: 50~800/間隔50 mm

外置感應器 Outside Sensor: EE-SX674(NPN) Omron

伺服馬達(可選)Servo Motor(Optional)

步進馬達(可選)Srepper Motor(Optional)

 

*速度是使用導程為20mm絲桿時的最高速度,若負載超出該導程絲桿負載范圍,最高速度會相應降低。

*默認馬達為PANSONIC(松下),如選擇其它品牌馬達需要提供型號和品牌。

該公司產品分類: 機械手滑臺 線性模組 工業機械手 工業機器人

供應模袋布銷售模袋混凝土護坡施工一條龍服務

 供應模袋布銷售模袋混凝土護坡施工一條龍服務,項 現 澆混 凝 土新 技 術 ,它采 用 土 工織 物模 袋 做 載體 ,通 過 混 凝 土泵 將 混 凝土 充 灌 進模 袋成 型 ,對 護 岸 、圍堤 、航 道 整 治 的 大 面積 護護坡、防滲等起到很大的作用。它 具 有 整 體 性 好 , 耐 久性 好 ,地 形適 應 性 強 ,施 工 速 度快 ,省 工 省 時 的優 點 ,并 可 以在 水 下進 行 鋪 灌 。廈 門護 坡 工 程 中首 次采用 了模袋混 凝 土獲得成 功.
施工方案    
一、 施工準備 采用混凝土泵車進行泵送 ,一般需要混凝土罐車進行運 輸 。采用商品砼 ,就需要 施工單位了解 商 品砼 廠與施工 區域 的運距 ,以便對砼的指標進行控制 ,防止現場出現問題,同時根據此隋況編制用料計劃等 。  
二、 測量放線  一般的模袋 混凝土施工前都要進行理坡工作 ,以保證 模 袋砼成品的平整度 ,因 此 ,必 須 按 照 設計圖紙的要求 ,對施放袋裝砂理坡的坡肩 、坡腳線 和 邊 線進 行 放樣 ,并將高程 點 在 相應 位 置 的鋼 釬或者竹竿上進行標識 (鑒于后期的整體沉 降以及竣工驗收 ,可 以考慮預留一定的沉降量) ,為理坡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三、級配碎石   理坡模袋鋪設前進行理坡 ,其坡面不平整度應小于 10'cm,按照測量施放的高程 進行坡度控 制 ,可 采 用 拉 線 或 者 制 作 坡 度 架 進 行 控 制 , 其 中控 制 線 包 括水 平 線 和坡 線 ,在理 坡 過 程 中嚴格 按 拉 線 進 行 操 作 ,以保 證 坡 度 的平 整 和 順 直 ; 為 了保持模袋后方 的砂體 ,一般在理坡過后進行土工布倒 濾 層 的鋪 設 ,根據 設 計 的要 求 進 行 相 應 材料 的鋪設 。   
四、 鋪設砼模袋   
1、砼模袋的加工   砼模袋為 一 種新 型 土 工 織 物 ,其 基 本 結 構 為兩 層 全 丙 綸 高 強 機 織 布 制 作 ,外 層 具 有 透 水 性 , 采 用 全丙 綸 高強 機 織 布制 作 ,兩層 機 織 布 之 間 每 隔 2Ocm 有 1組拉 筋 (化纖 繩 )相 連 ,拉 筋 的長度 根據 模 袋砼 設 計 厚 度 而定 ,但 是加 工 的長 度 還需 要 根 據 典 型 施 工 進 行 再 次 確 定 ,不 同 的 坡 度 、不同的材料指標其袋體的膨脹系數不 同。 一般砼模袋需要加工成長方形,其寬度根據護面.  具體長度確定,同時考慮3%富于亮以備充灌時收縮量的儲備;長度 一般不 小 于 5m,同時 ,根據砼的流動性 ,為了加快澆注速度 ,需要加充 灌 口,一 般充灌 口的布設 為 2mx2m,袖 口長為 40'm,直  徑 30'cm左 右 。 
 2、模袋鋪放前的準備  模 袋 卷 筒 為 了保 證 模 袋 鋪 設 得 平 整 和 拉 緊 ,一般需要對模袋進行卷卷 ,在其上下緣管套 中穿入鋼管 , 一般將混凝土模袋卷在 Dg50'鋼管上 ( 鋼管長度 比模袋兩側各長 出 50'cm左右 ,以便于操作),為 了模袋 鋪放 就位 準確 ,模 袋是 自上 而下鋪 在坡 面上 ,因此 ,卷模 袋 是 從模 袋 的 內 、外 坡 腳端向坡頂卷起 。需要 注意的事項 如 下 :1 )將模袋兩個側邊卷齊 ,以便在鋪放過程 中 掌握模袋邊線的就位位置 。 2 )將 模袋 卷 緊 ,卷 緊 的模 袋 卷兒 不但 直徑 較小 ,便于人 工 搬 運 和鋪 放 ,而 且模 袋 卷 中封 存 空氣 較少 ,縮 短 了其 浸水 下 沉所 需 時間 。(由于模袋布質地致密 ,模袋卷兒下水后 ,內部封存 的空氣 不能 一 下 子排 出 ,模 袋卷 兒 由于 浮力 較 大而 漂 浮在水 面上 ,要等其被海水 浸透下沉后 ,才能開 始水 下 的鋪 放 工作 ,一般需 要 20'-3Omin)。
3、將 卷好 的模 袋 運至 鋪放 地 點 ,按設 計坡 肩端位 置 加縱 向收縮 量( 袋 長度 的 3 按模 %考慮 確定模 袋坡 肩端位 置 。 
4、為保 證模 袋砼之間拼縫嚴密 ,新鋪放的模袋與已充灌完成的模袋砼相鄰之間應有不小于 30'cm的搭接寬度 ,在確定的位置將模袋卷兒放置好后 ,即可 人工縫 制 連接模袋 。
5、該 工程 模袋砼 開始 施工 時 ,斜 坡堤 堤身存在過 水水 流 ,這 直 接 影 響 到 模 袋 砼 施工 。漲 潮 時 , 使其無法就位 ;落潮 時 向外 的水流 又使模袋 緊緊貼 在坡 面上 ,這給鋪 放工作帶來 麻煩 。 出于 以上原 因 ,鋪放模 袋的最佳 時 間 ,是高潮位 內外水位持平時 ,這不但方便鋪放 ,而且 給隨后進行 的工作爭取最 長的作業 時間 。  
五、鋪放模袋   鋪 放 作 業 是 將 卷 好 的模袋 按設計 位置在坡 面上 開 ,在 打開過 程 中應 使模袋 始終保 持 向下拉 緊的 狀態 ,因此 ,操 作者 不但要 向下滾動模 袋卷 ,而且 要隨 時向下拉 緊模袋 ,另外 ,還應注 意使模袋 與已 有 模 袋 混 凝土 之 間 的搭 接 寬 度 始終 控 制 在 30'cm,這樣不僅 保證 了拼縫嚴 密 ,而 且保證 了新鋪模袋 位 置相對 于 已有模 袋砼 不發生偏斜 ,使模 袋邊線 與堤 軸 線之 間的垂直 關系 能很 好地 承襲下 去 。最先施 工的一塊模 袋邊線需 用 經緯儀控 制 ,以保證上述垂 直關系 ,具體作法是在設計里程位置用經緯儀測放 1根鋼管作為模袋邊線位置的參照物。 模 袋 下 的 搭 接 土工 布 是 縫 襯 在模 袋 上 的 ,土 工 布的 搭 接 也是 在 鋪 放 過程 中完 成 的 ,為 保 證搭 接可靠 ,每隔 1~1.5m處,將模袋下襯的土工布與上 一 塊 模 袋砼 的搭 接 土 工 布縫 在 一起 ,這 樣 有效避免了波浪擾動 ,將搭接土工布抽 出,尤其在潮 差段 極易發 生這種情 況 。模 袋 鋪 至坡 腳后 ,坡 頂 處 用 砂 袋 進 行 壓 載 , 然后將 坡肩 端 的手 動葫蘆 打緊 ,模袋鋪 放 即完成 。 模 袋鋪放 注意事 項 : 1) 模袋 鋪設 前應 設定 位樁 及 拉 緊裝 置 ,定位 樁宜 打設在 坡頂 距離 模袋 1.5~2.0'm處 ,其 間距 宜為1~2m,且每 塊模袋 不少 于 4根 ,同時 ,每根 定- 位 樁上均 應該設 置 緊張器或 者滑輪 。2 )模 袋在鋪設時縱橫 向都應該 留有一定 的收縮  量 ,縱 向收縮較大 ,一般根據典型施工進行控制 。3 )模 袋 在鋪展 、壓穩后 ,應 拉緊 上緣 固定 繩  索 ,防止模 袋下 滑 。4) 針對有 潮汐 影 響 的施 工 區域 ,同時 防止 模 袋 暴曬 ,必須在模 袋鋪設 后及 時進行 充灌 。5) 為 了保 證 模 袋 充 灌 的流 暢 ,砼 的 要 求 較高,坍落度必須較大 ,一般在 20'0'   mm左右 ,根據不 同的標號 還需要 現場進 行試 驗施工 確定 。 6 )一 次澆 注砼 的高度 還 需要 通過 計算 和 典 型  施 工進 行 確 定 ,其 與砼 的初 凝 時 間 、模 袋 拉 筋強  度 、模 袋技 術指標 等有關 。
六、 模袋砼充灌.
1、 充 灌 混 凝 土工 藝 流 程( 車泵 送砼)  混凝土攪拌車運至現場 一 泵車接管一泵軟管 插入模 袋灌 口內一 綁扎 固定 一灌 注一 質量檢 驗 。
2、 充 灌混凝 土壓力控制和充灌疏導 混凝 土灌 注速度控 制在 10'~15m3/h ,出 口壓力 以 0'.2~ 0'.3MPa為宜 。軟 管 的 管 口應穿 過 灌 口進 入模 袋 內 ,以便 泵 壓力直接作用于模袋 內的混凝土 ,減小灌 口承受 的反作用 力 。 充灌 時 ,2人 扶住泵 軟管 ,以防其有較 大 的擺動,同時掌握灌口混凝土壓力,當該處混凝土壓力持續上升時說明混凝土在模袋中流動減慢,此時應適當降低泵車的充灌速度,當發現模袋內砼流動受阻時,可采取用腳踏式的方法進行疏導;如果灌口處砼壓力已升得很高,或上升速度很快,應停止充灌,進行檢查并采取措施,如踩踏疏導無效,可區別下列情況,分別進行處理。如果阻塞就發生在灌口處,可將泵 管 拆走 ,將 阻塞 的石 子 或 混凝 土從 灌 口內掏 出 ,或 用 一 木桿 將 阻塞 物搗 散疏 通 后 ,再 繼 續 充 灌 ,這 種情 況往 往 是混 凝 土 離析 造 成 的 ,或 因 為 混凝 土 含 有大 石子造成 的。
3、灌 口周 圍先充 灌 的混凝 土 已沒 有足 夠 的流 動 性 ,這 種情 況 往往 由于 充灌 中途 有較 長 時 間 的 停歇 而造成 ,這時 可采用下 列措施 : ① 用腳 沿最 短距 離踏 出一 條 凹槽 ,形 成通 道 , 改 用砂漿將模袋充滿 ,也可利用上面—個灌 口充灌。 ②如果模袋 已被截死 ,可在未 充滿部分的上 邊 緣 再 開一 灌 口進行 充 灌 ,灌 口應 開在 側 邊 隱 蔽  處 ,以保證整體美觀。 
 4、充 灌 混凝 土 順 序   充 灌 混凝 土 的順 序 采 取 自下 而上 逐 排 口逐 倉 充灌 ( 每排 3個灌 口) ,每排 的充灌順 序 為 :由模 袋搭接的一側開始 向另一側逐 口充灌 ,采用這樣 的充 灌 順 序 實 際 上 是 幾 條 條 模 袋 輪 流 交 替 充 灌 , 同一 次連 續 充滿 一 條模 袋 后 再充 灌 下 一 條模 袋 的 順序 相 比 ,這樣 的順 序有 以下 的優點 :①幾 條模 袋 內充灌 的砼 量相 差最 小 ,模 袋 因  充 漲 而發 生 的 長度 收縮 也 就 相差 不 多 ,這 樣便 于  掌握 模袋坡 肩位置 。② 降低 了模 袋 內砼 面升 高 的速度 ,減小 了模袋 承受 的壓力 。③充灌模 袋拼 縫一 側 的灌 口 ,可避 免模 袋  橫 向收縮造 成該側 向位移 ,從 而保 證 了拼縫 嚴密 。 在 一 排 灌 口充 灌 完畢 后 ,應 將 坡肩 端 的錨 固  繩具 適 當放 松 ,以防模 袋 由于充 漲 收縮 而過 分 繃 緊 ,造 成充 灌 困難 ,甚至 將模 袋拉壞 。一個 灌 口充灌 完 成后 ,即將 灌 布 套 內 混凝 土清 除 ,將 布套 塞 進 灌 口并 縫 合灌 口,然 后將 模 袋  表 面 沖洗 干凈 ,這 種處 置 灌 口的方 法 ,可使 模 袋表面平整美觀,對于水下的灌口,可以只簡單地將 布套綁扎封閉。總的來說,充灌混凝土的技術關鍵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和易性,并保證充灌作業的連續進行。 
 5、充灌混凝土注意事項    混 凝 土 的 流動 性 是 混凝 土 在 模 袋 內的 流動 所 要 求 的 ,不 同坍 落度 的混 凝 土在 模 袋 中的 流動 表 現為 不 同形態 ,坍 落度 為 20'~22cm的混 凝 土在模袋 中 ,由灌 口向四周 呈 輻射狀 流 動 。這 種 情況 下 , 混凝 土 主要是 在 泵 壓力 推 動 下 強制 移 動 ,混凝 土 壓力 由灌 口向 四周 ,隨著 離 灌 口距 離 的 增加 而迅 速減 小 ,隨著 模 袋 中充 灌 砼 范 圍 的擴 大 ,充灌 的 難度 增 大 ,需 要 不 斷進 行 踩 踏疏 導 ,勞 動 強度 很 大 ,而 對 于水 下 來說 則 幾 乎 無法 進 行 充灌 ,往 往 由于灌 口處模 袋 承 受 的砼 壓 力 過 大 而 造 成 破 壞 , 無 法將 模袋充 滿 。  坍 落 度 在 23cm 以 上 的砼 進 入 模 袋 后 是 由灌口直 接 向 下流 動 ,然 后 自下 而上 將模 袋 充 滿 ,這 種 情 況 下 ,砼 在 模袋 內主要 是 靠 自重 流動 的 ,充 灌 作業極 其簡便 ,質 量也有 充分保證 。 應 特別 注 意 的是 ,以上 所要 求 的流 動 性 ,應 該 在 充分 保 證 混凝 土 和 易 性 的基 礎上 取 得 ,和 易  性 較 差 的混 凝 土 也常 常 出 現充 灌 時 的 阻塞 ,這 種 現 象 的原 因主 要 是混 凝 土 的離 析 ,產 生 離 析 的混凝 土 進 入模 袋 后 ,粗 骨料 在 灌 口處集 中 ,形 成 過 濾 作 用 —砂 漿 在 泵 壓 力 作用 下 濾 過 ,石 子 留 下 ,很快形成阻塞,這是往往出現泵管劇烈震動,繼而灌口被破壞。由于模 袋 布是 透 水 的 ,充 入 模 袋 內 的混凝 土  由于部 分 水 分 滲 出而 很快 失 去流 動 性 ,水 上部 分  的混凝土在充進模袋后 ,在氣溫 25 ℃條件下 ,一 般 只需 40'min即完全 失去 流 動性 ,加 之減 水混 凝 土 具有 坍 落度 損 失 較快 的特 點 ,因此 要 求保 證 混  凝 土充灌 的連續性 。  
6、 模 袋 混凝 土 充灌 過 程 中主要 應 注 意 和解 決 的 問題     1)為 防止 堵塞 事 故 ,應 隨 時檢 查 混凝 土級 配和坍落度 ;防止過粗骨料進入和堵塞管道 ;防止泵 人 空 氣 ,造 成 堵 管 或氣 爆 ;充 灌應 連 續 ,停 機 時間一 般不得 超過 20' min 。 2) 泵送 與 充灌操 作人 員 之 間應 隨 時聯 系 ,緊密 配 合 ,充 灌 到 位 后及 時停 機 ,以 防充 灌 過 程產生 鼓 包 或鼓 破 。 出現鼓 脹 時 ,應及 時停 機 ,查 找 原 因并處理 。3)隨 時檢查 模袋 固定 是否 牢 固 ,以防充 灌過程中模袋下滑。灌完一片后 ,移動設備 ,按上述 步 驟進 行 下 一 片 的充 灌施 工 。應 特 別 注 意兩 片 間的聯接 、靠 緊 。   
七、 砼 的 養 護     砼 灌 輸 完 成 后 同 時進 行 護 面 混 凝 土 的養 護 。一 般 養護期 為 7d ,要 求在 此期 間護坡 表 面處 于潤濕狀態 。   
 
模袋混凝土護坡與傳統的砌體工程比較,具有施工迅速、節省費用,特別是水下施工方便的優越性。國外的模袋混凝土護坡最早見于1969年竣工的加拿大多倫多航道試驗工程中。19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根據美國建筑技術公司的發明(1960年專利)用高強度滌綸66型布制成了各種模袋又稱法布。法布具有透水性,使混凝土剩余水分受到澆注壓力后可以及時排除,使水灰比降低,加快混凝土或砂漿凝固,得到高密度、高強度的混凝土或砂漿砌體。 
     我國近年來才在水利工程中推廣使用土工織物,模袋混凝土在沿海堤坊、河坡護岸工程中應用還屬剛剛起步階段。 
1 模袋產品 
     模袋屬于土工合成材料,它是用高強化纖長絲經機織而成的雙層袋狀織物。模袋上、下兩層之間沿縱橫2個方向每隔一段距離(多為25~20cm),有一定長度(多為7~10cm)的尼龍繩,把上、下兩層織物聯結在一起,并控制灌注成形的厚度。因其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故稱其為模袋[1]。 
     模袋基本型式根據填充材料不同可分為砂漿型和混凝型,根據模袋護坡作用和結構不同,砂漿型模袋可分為反濾排水點—EP型、無反濾排水點—NF型、鉸鏈塊型—RB型和框格型—NB型、混凝土模袋通常為無排水點—CX型。由于均勻斷面型混凝土襯砌自承能力強,可鋪在1∶1的陡坡上,能增加坡面的抗滑穩定性,防止滑坡。常被用于河道堤防護坡、渠道、池塘襯砌。 
2 模袋砼護坡的施工程序和工藝要求 
     模袋混凝土護坡就是以機織土工模袋作柔性模板,利用混凝土輸送泵將細石混凝土壓入模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平面尺寸的混凝土單元,若干單元通過模袋布聯結成整體,從而達到護坡的功能[2]。圖1為川水港閘上游兩側模袋混凝土護坡工程設計斷面示意圖。供應模袋布銷售模袋混凝土護坡施工一條龍服務
〔〕2.1 邊坡處理 
     在進行坡面地形測量得出相應數據后作如下處理: 
     (1)旱地邊坡處理。鋪模前應按設計要求對邊坡進行挖填整平,保證坡面平順,無雜物,填方部位要夯(壓)實。 
     (2)水下邊坡處理。對陡坡河岸應先拋石找坡,然后在拋石坡面上鋪碎石找平層,將塊石覆蓋住。找平層要大體平順,保證不平整度小于15cm,可利用潛水員進行檢查。 
     (3)開挖埋固溝。用挖泥船在坡腳水下開挖,控制不平整度在30cm以內,開挖棄碴于溝槽外側。埋固溝底寬1.0m,深1.0m。 
2.2 模袋鋪設 
     模袋鋪設前,要按施工編號進行詳細檢查,看有無孔洞,缺經、缺緯、蛛網、跳花等缺陷,檢查完后,模袋鋪平、卷緊、扎牢,按編號順序運至鋪設現場。打開袋包,按編號順序鋪在坡面上,檢查塔接布、充灌袖口和穿管布等是否縫制有誤,是否破壞。如果正常,則進行相鄰模袋布的縫接,穿鋼管于模袋穿管孔中。如果發現異常則要盡快解決。 
     鋪設模袋時必須預留橫向(順水流方向)收縮量,一般地講,起圈厚度在15~25cm,橫向收縮量控制在20cm左右。 
     為了防止模袋順坡下滑,在坡頂模袋上緣封頂混凝土溝槽以外適當設置壑位樁。定位樁的間距視坡長、坡度、模袋厚度等條件而定。通常是在模袋布的小單元分界面打設一個定位樁,用尼龍繩將穿入模袋穿管孔中的鋼管系牢,另一端通過拉緊裝置與定位樁相連。每根樁上配拉緊絞杠,用以調整模袋上、下位置并固定模袋。 
     風浪較大的施工現場,可用砂袋分散壓住鋪好的模袋,防止風浪使模袋變位。 
2.3 充灌混凝土 
     (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主要取決于模袋充灌后的拉筋帶厚度。拉筋帶厚度與起圈厚度有關,如用無錫市新海浪工業用布有限公司生產的模袋起圈厚度為12cm,拉筋帶厚度為7cm。 
一般模袋起圈厚度12~30cm,骨料最大粒徑在1~1.5cm;起圈厚度30~70cm,骨料最大粒徑小于2.5cm。粗骨料應優先選用卵石,當選用碎石時,應嚴格控制顆粒形狀及針片狀含量。砂子宜選用中細河砂。水泥多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425#。摻料為粉煤灰,摻量最高可達30%。常用的外加劑為木鈣減水劑。 
     (2)配合比根據混凝土標號、原材料特性及混凝土和易性等要求,通過試驗決定。川水港閘上游兩側護岸工程坡長250m,坡度比1∶3,模袋厚度12cm,混凝土標號C20,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含泥量小于5%,云母含量小于1%,碎石粒徑0.5~1.0cm,含泥量小于1%。砂石料不含多孔、風化易破碎顆粒。該工程試驗室,設定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碎石=1∶1.97∶3.28,混凝土塌落度20±19.5cm,摻入了適量減水劑。 
     (3)混凝土的生產和充灌混凝土用常規攪拌機生產,混凝土充灌用混凝土輸送泵。沿海堤防工程及河坡護岸工程用HBT-30型混凝土輸送泵。 
     為了保證混凝土進入模袋時的塌落度值,在高溫季節施工時,當管道長時,(不宜超過50cm),應預先以水潤濕管道,對模袋同樣應預先潤濕。充灌模袋的速度不宜過快,壓力不宜過大,一般利用低流量灌注。速度宜控制在10~15m3/h,管道口壓力控制在0.2~0.3Mpa。 
     模袋布自下而上從兩側向中間進行充灌,充灌飽滿后,暫停10min,待模袋填料中水分、空氣析出后,再稍充些填料,這樣就能充填飽滿,而且使充灌后的混凝土強度大于同標后的常規方法澆筑的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個小單元模袋應盡量1次連續充灌完成;充灌地點設專人指揮,與混凝土的操作者時刻保持密切聯系。充灌地點配備適當數量的人員觀察灌注情況,對灌注困難的部位可采取踩踏的方法使其充滿。 
     充滿結束后,用繩將充灌袖口系緊,防止混凝土外溢,待混凝土稍微凝固,用人工將袖口混凝土掏出,將袖口布塞入布袋內,用水將模袋表面沖洗干凈。對施工中難以避免的腳印盡量消除,然后進行保護,防止人畜踩踏或其它物品撞、壓。 
     (4)用大塊石填水下埋固溝,水下探查成果。 
     (5)模袋抗滑穩定措施見斷面圖。頂端固定樁頂高4.2m,砼封頂找平至4.2m,模袋底端埋入埋固溝。 
2.4 清理現場及養護 
     一個施工單元完成后,把混凝土輸送管道等施工器具轉移到下個單元,把本單元現場清理干凈。 
     模袋混凝土終凝后,用草袋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按設計要求確定。 
 
模袋混凝土護坡與傳統的砌體工程比較,具有施工迅速、節省費用,特別是水下施工方便的優越性。國外的模袋混凝土護坡最早見于1969年竣工的加拿大多倫多航道試驗工程中。19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根據美國建筑技術公司的發明(1960年專利)用高強度滌綸66型布制成了各種模袋又稱法布。法布具有透水性,使混凝土剩余水分受到澆注壓力后可以及時排除,使水灰比降低,加快混凝土或砂漿凝固,得到高密度、高強度的混凝土或砂漿砌體。 
     我國近年來才在水利工程中推廣使用土工織物,模袋混凝土在沿海堤坊、河坡護岸工程中應用還屬剛剛起步階段。 
1 模袋產品 
     模袋屬于土工合成材料,它是用高強化纖長絲經機織而成的雙層袋狀織物。模袋上、下兩層之間沿縱橫2個方向每隔一段距離(多為25~20cm),有一定長度(多為7~10cm)的尼龍繩,把上、下兩層織物聯結在一起,并控制灌注成形的厚度。因其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故稱其為模袋[1]。 
     模袋基本型式根據填充材料不同可分為砂漿型和混凝型,根據模袋護坡作用和結構不同,砂漿型模袋可分為反濾排水點—EP型、無反濾排水點—NF型、鉸鏈塊型—RB型和框格型—NB型、混凝土模袋通常為無排水點—CX型。由于均勻斷面型混凝土襯砌自承能力強,可鋪在1∶1的陡坡上,能增加坡面的抗滑穩定性,防止滑坡。常被用于河道堤防護坡、渠道、池塘襯砌。 
2 模袋砼護坡的施工程序和工藝要求 
     模袋混凝土護坡就是以機織土工模袋作柔性模板,利用混凝土輸送泵將細石混凝土壓入模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平面尺寸的混凝土單元,若干單元通過模袋布聯結成整體,從而達到護坡的功能2.1 邊坡處理 
     在進行坡面地形測量得出相應數據后作如下處理: 
     (1)旱地邊坡處理。鋪模前應按設計要求對邊坡進行挖填整平,保證坡面平順,無雜物,填方部位要夯(壓)實。 
     (2)水下邊坡處理。對陡坡河岸應先拋石找坡,然后在拋石坡面上鋪碎石找平層,將塊石覆蓋住。找平層要大體平順,保證不平整度小于15cm,可利用潛水員進行檢查。 
     (3)開挖埋固溝。用挖泥船在坡腳水下開挖,控制不平整度在30cm以內,開挖棄碴于溝槽外側。埋固溝底寬1.0m,深1.0m。 
2.2 模袋鋪設 
     模袋鋪設前,要按施工編號進行詳細檢查,看有無孔洞,缺經、缺緯、蛛網、跳花等缺陷,檢查完后,模袋鋪平、卷緊、扎牢,按編號順序運至鋪設現場。打開袋包,按編號順序鋪在坡面上,檢查塔接布、充灌袖口和穿管布等是否縫制有誤,是否破壞。如果正常,則進行相鄰模袋布的縫接,穿鋼管于模袋穿管孔中。如果發現異常則要盡快解決。 
     鋪設模袋時必須預留橫向(順水流方向)收縮量,一般地講,起圈厚度在15~25cm,橫向收縮量控制在20cm左右。 
     為了防止模袋順坡下滑,在坡頂模袋上緣封頂混凝土溝槽以外適當設置壑位樁。定位樁的間距視坡長、坡度、模袋厚度等條件而定。通常是在模袋布的小單元分界面打設一個定位樁,用尼龍繩將穿入模袋穿管孔中的鋼管系牢,另一端通過拉緊裝置與定位樁相連。每根樁上配拉緊絞杠,用以調整模袋上、下位置并固定模袋。 
     風浪較大的施工現場,可用砂袋分散壓住鋪好的模袋,防止風浪使模袋變位。
2.3 充灌混凝土 
     (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主要取決于模袋充灌后的拉筋帶厚度。拉筋帶厚度與起圈厚度有關,如用無錫市新海浪工業用布有限公司生產的模袋起圈厚度為12cm,拉筋帶厚度為7cm。 
一般模袋起圈厚度12~30cm,骨料最大粒徑在1~1.5cm;起圈厚度30~70cm,骨料最大粒徑小于2.5cm。粗骨料應優先選用卵石,當選用碎石時,應嚴格控制顆粒形狀及針片狀含量。砂子宜選用中細河砂。水泥多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425#。摻料為粉煤灰,摻量最高可達30%。常用的外加劑為木鈣減水劑。 
     (2)配合比根據混凝土標號、原材料特性及混凝土和易性等要求,通過試驗決定。川水港閘上游兩側護岸工程坡長250m,坡度比1∶3,模袋厚度12cm,混凝土標號C20,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含泥量小于5%,云母含量小于1%,碎石粒徑0.5~1.0cm,含泥量小于1%。砂石料不含多孔、風化易破碎顆粒。該工程試驗室,設定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碎石=1∶1.97∶3.28,混凝土塌落度20±19.5cm,摻入了適量減水劑。 
     (3)混凝土的生產和充灌混凝土用常規攪拌機生產,混凝土充灌用混凝土輸送泵。沿海堤防工程及河坡護岸工程用HBT-30型混凝土輸送泵。 
     為了保證混凝土進入模袋時的塌落度值,在高溫季節施工時,當管道長時,(不宜超過50cm),應預先以水潤濕管道,對模袋同樣應預先潤濕。充灌模袋的速度不宜過快,壓力不宜過大,一般利用低流量灌注。速度宜控制在10~15m3/h,管道口壓力控制在0.2~0.3Mpa。 
     模袋布自下而上從兩側向中間進行充灌,充灌飽滿后,暫停10min,待模袋填料中水分、空氣析出后,再稍充些填料,這樣就能充填飽滿,而且使充灌后的混凝土強度大于同標后的常規方法澆筑的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個小單元模袋應盡量1次連續充灌完成;充灌地點設專人指揮,與混凝土的操作者時刻保持密切聯系。充灌地點配備適當數量的人員觀察灌注情況,對灌注困難的部位可采取踩踏的方法使其充滿。 
     充滿結束后,用繩將充灌袖口系緊,防止混凝土外溢,待混凝土稍微凝固,用人工將袖口混凝土掏出,將袖口布塞入布袋內,用水將模袋表面沖洗干凈。對施工中難以避免的腳印盡量消除,然后進行保護,防止人畜踩踏或其它物品撞、壓。 
     (4)用大塊石填水下埋固溝,水下探查成果。 
     (5)模袋抗滑穩定措施見斷面圖。頂端固定樁頂高4.2m,砼封頂找平至4.2m,模袋底端埋入埋固溝。 
2.4 清理現場及養護 
     一個施工單元完成后,把混凝土輸送管道等施工器具轉移到下個單元,把本單元現場清理干凈。模袋混凝土終凝后,用草袋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按設計要求確定。
 
 
 
公司配備了先進測試儀器并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以及大批量工程供貨計劃的完成。多年來,公司積極參與建設浦東國際機場、南水北調工程、長江航道整治、杭州灣圍堰、天津濱海新區、哈達山灌溉總渠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建。  模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驗收項目及規范在土方填筑、坡面開挖整理、模袋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過程中,監理站明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每道工序都由監理工程師現場進行嚴密控制,每道工序施工完后,施工質檢部門報送《工序驗收表》等,由現場監理工程師檢驗評定,確定下道工序開工。原材料均通過現場抽樣送檢,合格后方能使用。泵送混凝土灌筑是重要工序,應加大監理力度,實行跟蹤監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把質量關。對每一倉混凝土簽發《混凝土準澆證》是澆筑混凝土最后一道簽.  證,也是監理工程師質量控制的關鍵。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和每項質量檢驗評定合格后才發簽.  證。闡述了模袋混凝土護坡施工、質量控制過程和成果,可供類似工程參考。擁有專業的施工團隊,豐富的施工經驗,精湛的施工技術,先進的施工設備專業承攬各種水下作業項目。公司的服務宗旨是:堅持"以科技求創新 以質量求生存"顧客的滿意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土工模袋基本簡介:土工模袋是利用一種雙層聚合化纖合成材料制成的連續(或單獨)的袋狀產品。土工合成材料應用于工程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七十年代末引進我國并研制使用。模袋混凝土是通過用高壓泵把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模袋中,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的厚度通過袋內吊筋袋、吊筋繩(聚合物如尼龍等)的長度來控制,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固結后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板狀結構或其它狀結構,能滿足工程的需要。 土工模袋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可廣泛用于江、河、湖、海的堤壩護坡、護岸、港灣、碼頭等防護工程。具有如下優點:(1)土工模袋施工采用一次噴灌成型,施工簡便、速度快;(2)土工模袋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特別在深水護岸、護底等不需填筑圍堰,可直接水下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所護坡面面積大、整體性強、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3)土工模袋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以后,多余的水分通過織物空隙滲出,可以迅速降低水灰比,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增加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土工模袋根據其材質及加工工藝的不同,分為機制模袋和簡易模袋兩大類。其中機制模袋按其有無反濾排水點和充脹后的形狀可分為五種類。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鐵路、市政工程防滲、建筑防滲、園林防滲、養殖魚溏、垃圾填埋處理、防水工程水利施工等防滲工程.竭誠歡迎廣大新老客戶來電咨詢合作!
 
模袋混凝土主要有模袋混凝土、水下模袋混凝土、水下模袋混凝土工程等技術。
     模袋混凝土護坡與傳統的砌體工程比較,具有施工迅速、節省費用,特別是水下施工方便的優越性。國外的模袋混凝土護坡最早見于1969年竣工的加拿大多倫多航道試驗工程中。19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根據美國建筑技術公司的發明(1960年專利)用高強度滌綸66型布制成了各種模袋又稱法布。法布具有透水性,使混凝土剩余水分受到澆注壓力后可以及時排除,使水灰比降低,加快混凝土或砂漿凝固,得到高密度、高強度的混凝土或砂漿砌體。 
     我國近年來才在水利工程中推廣使用土工織物,模袋混凝土在沿海堤坊、河坡護岸工程中應用還屬剛剛起步階段。 
1 模袋產品 
     模袋屬于土工合成材料,它是用高強化纖長絲經機織而成的雙層袋狀織物。模袋上、下兩層之間沿縱橫2個方向每隔一段距離(多為25~20cm),有一定長度(多為7~10cm)的尼龍繩,把上、下兩層織物聯結在一起,并控制灌注成形的厚度。因其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故稱其為模袋[1]。 
     模袋基本型式根據填充材料不同可分為砂漿型和混凝型,根據模袋護坡作用和結構不同,砂漿型模袋可分為反濾排水點—EP型、無反濾排水點—NF型、鉸鏈塊型—RB型和框格型—NB型、混凝土模袋通常為無排水點—CX型。由于均勻斷面型混凝土襯砌自承能力強,可鋪在1∶1的陡坡上,能增加坡面的抗滑穩定性,防止滑坡。常被用于河道堤防護坡、渠道、池塘襯砌。 
2 模袋砼護坡的施工程序和工藝要求 
     模袋混凝土護坡就是以機織土工模袋作柔性模板,利用混凝土輸送泵將細石混凝土壓入模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平面尺寸的混凝土單元,若干單元通過模袋布聯結成整體,從而達到護坡的功能.
 
邊坡處理 
     在進行坡面地形測量得出相應數據后作如下處理: 
     (1)旱地邊坡處理。鋪模前應按設計要求對邊坡進行挖填整平,保證坡面平順,無雜物,填方部位要夯(壓)實。 
     (2)水下邊坡處理。對陡坡河岸應先拋石找坡,然后在拋石坡面上鋪碎石找平層,將塊石覆蓋住。找平層要大體平順,保證不平整度小于15cm,可利用潛水員進行檢查。 
     (3)開挖埋固溝。用挖泥船在坡腳水下開挖,控制不平整度在30cm以內,開挖棄碴于溝槽外側。埋固溝底寬1.0m,深1.0m。 
2.2 模袋鋪設 
     模袋鋪設前,要按施工編號進行詳細檢查,看有無孔洞,缺經、缺緯、蛛網、跳花等缺陷,檢查完后,模袋鋪平、卷緊、扎牢,按編號順序運至鋪設現場。打開袋包,按編號順序鋪在坡面上,檢查塔接布、充灌袖口和穿管布等是否縫制有誤,是否破壞。如果正常,則進行相鄰模袋布的縫接,穿鋼管于模袋穿管孔中。如果發現異常則要盡快解決。 
     鋪設模袋時必須預留橫向(順水流方向)收縮量,一般地講,起圈厚度在15~25cm,橫向收縮量控制在20cm左右。 
     為了防止模袋順坡下滑,在坡頂模袋上緣封頂混凝土溝槽以外適當設置壑位樁。定位樁的間距視坡長、坡度、模袋厚度等條件而定。通常是在模袋布的小單元分界面打設一個定位樁,用尼龍繩將穿入模袋穿管孔中的鋼管系牢,另一端通過拉緊裝置與定位樁相連。每根樁上配拉緊絞杠,用以調整模袋上、下位置并固定模袋。 
     風浪較大的施工現場,可用砂袋分散壓住鋪好的模袋,防止風浪使模袋變位。
 
充灌混凝土 
     (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主要取決于模袋充灌后的拉筋帶厚度。拉筋帶厚度與起圈厚度有關,如用無錫市新海浪工業用布有限公司生產的模袋起圈厚度為12cm,拉筋帶厚度為7cm。 
一般模袋起圈厚度12~30cm,骨料最大粒徑在1~1.5cm;起圈厚度30~70cm,骨料最大粒徑小于2.5cm。粗骨料應優先選用卵石,當選用碎石時,應嚴格控制顆粒形狀及針片狀含量。砂子宜選用中細河砂。水泥多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425#。摻料為粉煤灰,摻量最高可達30%。常用的外加劑為木鈣減水劑。 
     (2)配合比根據混凝土標號、原材料特性及混凝土和易性等要求,通過試驗決定。川水港閘上游兩側護岸工程坡長250m,坡度比1∶3,模袋厚度12cm,混凝土標號C20,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含泥量小于5%,云母含量小于1%,碎石粒徑0.5~1.0cm,含泥量小于1%。砂石料不含多孔、風化易破碎顆粒。該工程試驗室,設定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碎石=1∶1.97∶3.28,混凝土塌落度20±19.5cm,摻入了適量減水劑。 
     (3)混凝土的生產和充灌混凝土用常規攪拌機生產,混凝土充灌用混凝土輸送泵。沿海堤防工程及河坡護岸工程用HBT-30型混凝土輸送泵。 
     為了保證混凝土進入模袋時的塌落度值,在高溫季節施工時,當管道長時,(不宜超過50cm),應預先以水潤濕管道,對模袋同樣應預先潤濕。充灌模袋的速度不宜過快,壓力不宜過大,一般利用低流量灌注。速度宜控制在10~15m3/h,管道口壓力控制在0.2~0.3Mpa。 
     模袋布自下而上從兩側向中間進行充灌,充灌飽滿后,暫停10min,待模袋填料中水分、空氣析出后,再稍充些填料,這樣就能充填飽滿,而且使充灌后的混凝土強度大于同標后的常規方法澆筑的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個小單元模袋應盡量1次連續充灌完成;充灌地點設專人指揮,與混凝土的操作者時刻保持密切聯系。充灌地點配備適當數量的人員觀察灌注情況,對灌注困難的部位可采取踩踏的方法使其充滿。 
     充滿結束后,用繩將充灌袖口系緊,防止混凝土外溢,待混凝土稍微凝固,用人工將袖口混凝土掏出,將袖口布塞入布袋內,用水將模袋表面沖洗干凈。對施工中難以避免的腳印盡量消除,然后進行保護,防止人畜踩踏或其它物品撞、壓。 
     (4)用大塊石填水下埋固溝,水下探查成果。 
     (5)模袋抗滑穩定措施見斷面圖。頂端固定樁頂高4.2m,砼封頂找平至4.2m,模袋底端埋入埋固溝。 
2.4 清理現場及養護 
     一個施工單元完成后,把混凝土輸送管道等施工器具轉移到下個單元,把本單元現場清理干凈。模袋混凝土終凝后,用草袋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按設計要求確定。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啊 ,強度等級不同,量也不同 
 
混凝土按強度分成若干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是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cu,k劃分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是立方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的一個值,強度低于該值得百分率不超過5%,即有95%的保證率。混凝土的強度分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個等級。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間的比例關系。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種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種是用單位質量的水泥與各種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來表示,例如前例可寫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級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為:0.38:1:1.11:2.72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參考: 
水泥 
品種 混凝土等級 配比 (單位)Kng 塌落度mm 抗壓強度 N/mm2 
水泥 砂 石 水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P.O 
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 
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 
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 
1 1.22 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 
1 1.68 3.12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 
1 1.34 2.48 0.44 
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 
1 1.32 2.32 0.40 
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 
1 1.64 3.05 0.50 
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 
1 1.36 2.53 0.43 
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 
1 1.33 2.47 0.41 
此試驗數據為標準實驗室獲得,砂采用中砂,細度模數為2.94,碎石為5~31.5mm連續粒級。各等級混凝土配比也可以通過摻加外加劑來調整。 
混凝土標號與強度等級 
 
長期以來,我國混凝土按抗壓強度分級,并采用“標號”表征。1987年GBJ107-87標準改以“強度等級”表達。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凍設計規范》,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等,均以“強度等級”表達,因而新標準也以“強度等級”表達以便統一稱謂。水工混凝土除要滿足設計強度等級指標外,還要滿足抗滲、抗凍和極限拉伸值指標。不少大型水電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凍融指標或極限拉伸值指標為主要控制性指標。 
過去用“標號”描述強度分級時,是以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數值冠以中文“號”字來表達,如200號、300號等。 
 
根據有關標準規定,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以混凝土英文名稱第一個字母加上其強度標準值來表達。如C20、C30等。 
 
水工混凝土僅以強度來劃分等級是不夠的。水工混凝土的等級劃分,應是以多指標等級來表征。如設計提出了4項指標C9020、W0.8、F150、εp0.85×10-4,即90 d抗壓強度為20 MPa、抗滲能力達到0.8 MPa下不滲水、抗凍融能力達到150次凍融循環、極限拉伸值達到0.85×10-4。作為這一等級的水工混凝土這4項指標應并列提出,用任一項指標來表征都是不合適的。作為水電站樞紐工程,也有部分廠房和其它結構物工程,設計只提出抗壓強度指標時,則以強度來劃分等級,如其齡期亦為28 d,則以C20、C30表示。 
 
2 混凝土強度及其標準值符號的改變 
在以標號表達混凝土強度分級的原有體系中,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用“R”來表達。 
根據有關標準規定,建筑材料強度統一由符號“f”表達。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為“fcu”。其中,“cu”是立方體的意思。而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以“fcu,k”表達,其中“k”是標準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時,fcu,k=20N/mm2(MPa),即立方體28d抗壓強度標準值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體積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齡期,故在C符號后加齡期下角標,如C9015,C9020指90d齡期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強度等級,C18015則表示為180d齡期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5MPa。 
3 計量單位的變化 
 
過去我國采用公制計量單位,混凝土強度的單位為kgf/cm2。現按國務院已公布的有關法令,推行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法定計量單位制,在該單位體系中,力的基本單位是N(牛頓),因此,強度的基本單位為1 N/m2,也可寫作1Pa。標號改為強度等級后,混凝土強度計量單位改以國際單位制表達。由于N/m2(Pa),數值太小,一般以1N/mm2=106N/m2(MPa)作為混凝土強度的實際使用的計量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新標準中強度計量單位均采用MPa(兆帕)表達。 
4 配制強度計算公式的變更 
原標準混凝土配制強度的計算公式為: 
R配=R標/-t?Cv 
新標準混凝土配制強度計算公式為: 
fcu,o=fcu,k+t?σ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強度MPa; 
fcu,k—混凝土設計齡期的強度標準值MPa; 
t —概率度系數 
σ—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原標準的公式和變更后本標準采用的公式所設計的配制強度沒有實質上的差別。主要引自美國混凝土學會的ACI214-77《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評定的推薦方法》(1989年重新批準發布)。ACI214-77稱:對于任何設計,其需要的平均強度fcr,可根據使用的離差系數(CV)或標準離差(б)由公式(1)或(1a)計算求得。 
Fcr=Fc′/1-t?Cv 
(1) 
Fcr=Fc′+tσ 
(1α) 
式中:Fcr —需要的平均強度 
Fc′—規定的設計強度 
t —概率度系數 
Cv—以小數表示的離差系數預測值 
σ—標準差的預測值 
現行國家標準及國內各行業標準,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強度計算和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均采用以混凝土強度標準差(σ)為主要參數的計算方法。國家標準GB50204-19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和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以及有關建工系統混凝土的強度保證率(P)均采用95%,相應的概率度系數(t)為1.645,因而混凝土配制強度的計算公式均為: 
fcu,o=fcu,k+1.645σ 
新標準對混凝土配制強度公式fcu,o=fcu,k+tσ中,以t值取代常數1.645,這是因為水工混凝土工程結構復雜,不同的混凝土壩型,不同部位分區混凝土對混凝土強度保證率(P)有不同的要求,如重力壩混凝土強度的保證率一般要求80%,有些輕型壩P值要求85%~90%,而部分廠房和其它工程結構物混凝土P值要求為95%。對于不同混凝土對P值的要求,根據表1查得其相應的概率度t值。
 
表1 保證率和概率度系數關系 
-------------------------------------------------------------------------------- 
保證率 
P(%) 65.5 69.2 72.5 75.8 78.8 80.0 82.9 85 90.0 93.3 95.0 97.7 99.9 
------------------------------------------------------------------------------- 
概率度 
系數t 0.40 0.50 0.60 0.70 0.80 0.84 0.95 1.04 1.28 1.50 1.65 2.0 3.0 
-------------------------------------------------------------------------------- 
5 強度標準差的選用 
混凝土施工開工初始階段,缺少混凝土施工的實測抗壓強度統計資料,標準差σ值可按新標準表2中的數值參考選用。 
表2 標準差σ值 
-------------------------------------------------------------------------------- 
混凝土強度等級 ≤C9015 C9020~C9025 C9030~C9035 C9040~C9045 ≥C9050 
-------------------------------------------------------------------------------- 
σ(90d) 3.5 4.0 4.5 5.0 5.5 
-------------------------------------------------------------------------------- 
混凝土等級均以90天齡期為代表,如果其它齡期(如28天,180天)可相應換算后選用。
混凝土進入正常施工階段,應根據前一個月(如一個月內還達不到統計所需試件組數n值要求時,可延遲至3個月內)相同強度等級,相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混凝土強度資料,進行混凝土強度標準差σ值的計算,其公式為: 
式中:fcu,i —第i組的試件強度,MPa; 
mfcu—n組試件強度平均值,MPa; 
n — 試件組數,應大于30。 
混凝土標準差的下限取值:通過施工實測強度值,計算的σ值,對于小于或等于C9025級混凝土,σ小于2.5MPa時,σ值用2.5 MPa;對于大于或等于C9030級混凝土,計算的σ小于3.0 MPa時,σ取用3.0 MPa。 
σ值是28天齡期的實測強度值計算的。90天齡期的σ值一般要略大一些,但28天的σ值已基本反映了混凝土的質量波動,這亦是結合了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需要,90天的統計結果滯后了一些。28天的統計成果可有效的掌握施工質量的波動,并根據需要及時修正和調整配制混凝土抗壓強度時所采用的σ值。實際上是要求以28天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差(σ)進行動態控制,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混凝土的一個強度等級。字母C是混凝土的英語單詞“Concretes”第一個字母;數字10,指的是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0N/mm^2。 
C10只能用在基礎墊層了。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強度等級有:C15~C80,中間級差為510N/mm^2,共14個強度等級,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的最低強度應不小于C15,規范的條文說明補充基礎墊層可以用C10.
 
如何控制水下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質量   現階段國內水下混凝土灌注樁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導管法進行施工。其原理是在一定的落差壓力作用下,將混凝土拌和物通過密封連接的鋼管(或強度較高的硬質非金屬管) 入口,進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頂托著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漿或水上升,形成連續密實的混凝土樁身。導管法施工技術要求非常嚴格,為使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質量得以保證,必須要從施工設備、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幾方面加以控制,以提高水下施工質量。
1  水下混凝土灌注樁對施工設備的要求
  混凝土灌注所需施工設備要求配套并且完好。這是保證灌注水下混凝土質量的基本前提。要重點強調以下施工設備的質量:
  (1) 發電機數量充足。要保證工地的備用發電機性能良好,足以應付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電網斷電情況,這樣可以防止灌注時間延誤,避免造成斷樁事故。
  (2) 注意混凝土拌和機類型的選擇,宜選用大容量拌和機,在數量上可以保證混凝土的連續灌注。對混凝土拌和機在每次使用前都應進行認真的檢查維修。
  (3) 導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徑大小要根據灌注強度要求進行選擇。要求導管應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密封性良好,管壁光滑、導管平直,無穿孔裂紋,導管接口處應有彈性墊圈密封。如果導管接頭密封不嚴,焊縫破裂,水從接頭或焊縫中浸入會引起事故,因此施工之前必須要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
  (4) 儲料斗、漏斗、溜槽以及其他有關灌注機具使用前都應進行檢查,以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2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水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DJ 207 - 82) 的規定。選用骨料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 水泥一般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宜不早于1. 5h ,宜選用標號在325 以上的水泥。所選的水泥品種應通過初凝時間和抗壓強度試驗。要注意水泥的用量要達到規范規定的標準。
  (2) 粗骨料宜選用堅硬的卵礫石和碎石,應優先采用符合要求的卵石。骨料最大粒徑不應大于導管直徑的1/ 6~1/ 8 和鋼筋最小凈距的1/ 4 ,同時粒徑在40mm以內。粗骨料的級配應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細骨料宜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粗砂。混凝土的含砂率一般為45 %~50 % ,水灰比宜采用0. 5~0. 6 。
  (3) 為提高和易性,混凝土中宜摻入外加劑,水下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劑有減水劑、緩凝劑和早強劑等,摻入外加劑前,必須經過實驗,以確定外加劑的使用種類、摻入量和摻入程序。
  總之,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須與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相適應。合適的配合比應使混凝土具有足夠的可塑性和粘聚性,易于在導管中流動而又不易離析。而且一般來說,當水下混凝土的強度高時,其耐久性也好。因而要從水泥標號的選擇、水泥及水的用量比例、骨料的種類和性質及摻用外加劑等幾個方面考慮來保證混凝土質量。而且要保證混凝土的級配強度應高于設計強度。混凝土攪拌時間要適宜,要攪拌均勻,如混凝土攪拌和輸送過程中,出現不均勻或離析泌水現象,流動性差時,就不能使用。
  水下混凝土質量對于整個水下施工質量十分重要,而水下混凝土技術也不斷出新。采用先進的混凝土配制技術也是提高水下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術就是這樣一門新的技術。我國八十年代研制成功,其原理是在攪拌混凝土時加入高分子外加劑,使混凝土拌合物在水下不離析,采用這種技術可以實現不排水施工,也可進行水下振搗和砌筑。同時由于其無害無污染也可用于飲水工程。
3  加強灌注施工工藝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混凝土樁施工的重要工序。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 鋼筋籠和鉆孔的中心要對應,定位要準確。如果是不放到孔底的鋼筋籠,要特別注意吊環、吊鉤的強度及牢固性。鋼筋籠吊放時要保持軸線順直,位置居中,嚴禁碰撞孔壁,以免產生坍孔。鋼筋籠安放到位后應立即安設導管。
  (2) 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最好先配制0. 1~0. 3m3水泥砂漿放入滑閥以上的導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確認初灌量備足后,即可剪斷鐵絲,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導管內的水,使滑閥留在孔底,灌入首批混凝土。
  (3) 注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須滿足導管埋深不能小于1. 5m ,所以漏斗和儲料斗及漏斗和輸送泵的混凝土儲存數量要充足。根據導管內混凝土壓力與管外水壓力平衡的原則,導管內混凝土必須保持的最小高度為:Hd = Rw Hw / Rc 。而管中混凝土的體積就應為Vd =πd2?Hd / 4 (d 為導管直徑) 。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沒導管底口,會導致泥水從導管底口進入。如果出現這種導管入水現象應立即將導管提出,將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氣吸泥機或抓斗機清出,然后重新下導管灌注。
  (4)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須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否則先灌入的混凝土達到初凝,將阻止后灌入的混凝土從導管中流出,造成斷樁。同時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用測錘探測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適時提升、逐級拆卸導管,保持導管的合理埋深。此時要注意,混凝土灌到孔口不再返出泥漿時可以微向上提動導管,而如果要提升導管0. 5~1m 以上才能灌入混凝土就應該拆除部分導管。要注意觀察孔口是否返出泥漿。當混凝土接近鋼筋籠時,宜使導管埋得較深。要注意正確控制導管埋深,如果導管埋人混凝土過深,易使導管與混凝土間摩擦阻力過大,致使導管無法拔出造成事故。而提管過程中要緩緩上提,如過猛易使導管被拉斷。所以埋管深度一般應控制在2~6m ,或使用附著式震搗器,使導管周圍的混凝土不致過早的初凝。同時應注意灌注速度。
  (5) 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應加灌0. 5~ 0. 8m 高度, 待樁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 %時,將其鑿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如出現混凝土頂升困難,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將部分沉淀土掏出,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長導管時,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樁頂沉淀的泥漿擠入導管下形成泥心。
  以上是灌注混凝土時易出現問題的各個基本步驟,同時要注意其他一些事項。比如混凝土拌制后,應在1. 5h 之內盡量灌注完畢。再如清孔須徹底,如果清孔不徹底會造成混凝土中夾泥;又如在灌注過程中,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含有空氣時,后續混凝土宜通過滑槽徐徐流入漏斗和導管,不得將混凝土整斗從上面傾入管內,以免在導管內形成高壓氣囊,擠出管節間的橡膠墊而使導管漏水。
4  結束語
  實驗經驗告訴我們,混凝土灌注時要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統一指揮,快速、連續施工。一氣呵成、快速灌注成功的樁往往質量比較好,而灌灌停停的樁則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因此,水下混凝土灌注樁質量的提高,需要建筑施工、監理、驗收各個環節共同協作來保證。不僅要在設計上提出科學方案,灌注時提高水下施工質量,驗收時也要認真對待。對于質量差、無法利用的樁要提出補樁或其它措施。成樁的質量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絕對不能忽視。
在水下指定部位直接澆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只適用于靜水或流速小的水流條件下。它常用于澆筑圍堰、混凝土防滲墻、墩臺基礎以及水下建筑物的局部修補等工程。水下混凝土澆筑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導管法、壓漿法和袋裝法,以導管法應用最廣。①導管法澆筑時,將導管裝置在澆筑部位。頂部有貯料漏斗,并用起重設備吊住,使可升降。開始澆筑時導管底部要接近地基面,下口有以鉛絲吊住的球塞,使導管和貯料斗內可灌滿混凝土拌和物,然后剪斷鉛絲使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迅速排出球塞進入水中。澆筑過程中,導管內應經常充滿混凝土,并保持導管底口始終埋在已澆的混凝土內。一面均衡地澆筑混凝土,一面緩緩提升導管,直至結束(如圖導管法澆筑混凝土)。采用導管法時,骨料的最大粒徑要受到限制,混凝土拌和物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及較高的坍落度。如水下澆筑的混凝土量較大,將導管法與混凝土泵結合使用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②壓漿法是在水下清基、安放模板并封密接縫后,填放粗骨料,埋置壓漿管,然后用砂漿泵壓送砂漿,施工方法同預填骨料壓漿混凝土(見混凝土施工)。③袋裝法是將混凝土拌和物裝入麻袋到半滿程度,縫扎袋口,依次沉放,堆筑在水中預定地點。堆筑時要交錯堆放,互相壓緊,以增加穩定性。有的國家使用一種水溶性薄膜材料的袋子,柔性較好,并有助于提高堆筑體的整體性。在澆筑水下混凝土時,水下清基、立模、堆砌等工作均需有潛水員配合作業。
 
 
模袋混凝土是通過用高壓泵把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模袋中,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的厚度通過袋內吊筋袋、吊筋繩(聚合物如尼龍等)的長度來控制,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固結后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板狀結構或其它狀結構,能滿足工程的需要。土工模袋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可廣泛用于江、河、湖、海的堤壩護坡、護岸、港灣、碼頭等防護工程。
 
      具有如下優點:
 
  (1)土工模袋施工采用一次噴灌成型,施工簡便、速度快。
 
  (2)土工模袋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特別在深水護岸、護底等不需填筑圍堰,可直接水下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所護坡面面積大、整體性強、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
 
  (3)土工模袋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以后,多余的水分通過織物空隙滲出,可以迅速降低水灰比,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增加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在流速較大的河底進行水下模袋混凝土護坡護底時,由于模袋混凝土厚度小,其施工難度較大。根據實踐經驗,簡要介紹在這種情況下所采取的施工及質量控制方法,以供借鑒。 
1 工程概況 
  永寧江治理二期工程是永寧江一期工程的延續,其任務為拓浚永寧江干流河道,提高宣泄永寧江流域洪水能力和長潭水庫調蓄能力,增加向溫黃平原灌溉供水量及改善永寧江通航條件。 
  潮濟裁彎取直堤體及疏浚已施工結束,常水位高程2.4m,設計一級平臺以下包括河底采用15cm厚C20模袋混凝土進行護坡護底。 
2 模袋混凝土施工 
  工程共有C20模袋混凝土22661m3,厚度15cm,工期為3.5個月,月平均施工強度6475m3。因此,必須制定快速有效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完成。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現場施工條件,采用集中拌和、泵送混凝土入模袋的施工方法。 
模袋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2.1 施工準備 
  (1)測定河道軸線邊線及江底基面高程,并利用船只打深土樁進行測量定位。進一步了解水文地質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2)組織機械設備進場,并進行維修保養,使之保持完好性能。 
  (3)組織專門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在施工組織設計方面,請有關專家進行技術論證。 
(4)備足施工材料,確保材料供應。 
2.2 施工方法 
2.2.1 水下坡面修整 
  由于施工區域一般水深2.6m,最大水深3.3m,因此如何選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合適的施工機具,對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進度、施工質量乃至經濟效益均會帶來直接的影響。 
  考慮到施工區域范圍較大,且邊坡及河底土質以砂卵石為主,修整方法為:一級平臺以及河底到一級平臺的邊坡用長臂挖機進行修整,而河道中間則用抓斗式挖泥船進行修整。挖泥船在施工前先進行原始斷面的測量,出入較大的地方用挖泥船繼續進行修整,修坡挖出來的土方用船運至棄土場。修整基本到位后一級平臺用人工輔以整平,而河底及邊坡則用在挖機斗上焊上2.5m長的槽鋼來進行來回刮動加以整平。 
2.2.2 模袋的制作和鋪設 
  本工程模袋采用420g/cm2雙層機織模袋,其主要參數均滿足設計要求,見表1。 
  模袋按設計要求在工廠進行整片制作,每個模袋尺寸16m×28m,由4個4m×28m的隔離體組成,每個隔離體之間互不相通。鋪設前須注意沿水流方向為施工方向,然后沿岸線施工方向鋪設土工模袋單元,鋪設中對個別鋪設不到的部位采用異型單元,對號入座,施工程序方向與單元搭接同向。 
  模袋下放時,潛水員先對其四角進行固定,固定前必須按照測量成果進行定位,以確保鋪設準確。模袋鋪設完成后,及時進行混凝土的灌注。 
2.2.3 混凝土的生產 
  由于工程工期緊、戰線長,所以在河道兩邊共布置3套拌和系統來進行混凝土的生產。每個混凝土拌和系統配備JF750拌和機1臺,混凝土的拌制按混凝土設計配合比采用自動配料機進行骨料、水泥、黃砂的配料,并按次序進入拌和機,然后自動加水攪拌,外加劑人工摻入。 
  該工程混凝土級配與一般泵送混凝土有一定的區別,因為模袋只有15cm厚,其混凝土流動性要好,塌落度要大,一般控制在23~24之間。在這么大的塌落度下要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經過反復試驗,在增加水泥用量的同時,摻用了15%的粉煤灰。水泥采用三牛牌水泥,強度等級32.5;黃砂采用中砂;骨料采用5~15統料;粉煤灰采用Ⅱ級粉煤灰,密度為2.20t/m3,水灰比0.51。具體配合比見表2。 
2.2.4 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輸送采用HBT-60型混凝土泵進行,輸送距離可達500m,輸送混凝土速度為50m3/h。工程配備3臺混凝土泵分別對應河道兩邊布置的3個拌和系統,混凝土泵根據輸送距離在完成一段模袋混凝土后,進行移位。 
  混凝土泵置于河道兩岸的二級平臺上,混凝土泵出口用鋼管連接,一直延伸至待澆筑模袋的中間位置,在河道上的鋼管與浮簡綁扎浮于水面上。然后接一段足夠長的高壓軟管,高壓軟管的長度必須能滿足不用移動鋼管而能與所有的混凝土灌注口連通,同時在其他混凝土灌注口也事先連接好幾個高壓軟管,用浮筒浮在水面上。等前一個混凝土灌注口結束后直接把鋼管連接到另外的軟管上繼續灌注混凝土,從而節約時間。在河道中間接拆混凝土管有一定難度,浮橋容易晃動造成速度減慢,施工中將兩只船用槽鋼焊接,并在船上裝一個扒桿用于升降混凝土管。保證了接拆混凝土管的順利進行。 
  混凝土泵的布置盡可能與待澆注的模袋在同一直線上,避免彎管太多影響輸送能力,減少產生堵管的可能性。 
  拌好的混凝土由機動翻動車運送至二級平臺上的混凝土泵上。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必須跟上混凝土泵的輸送能力,盡可能加快澆注速度,縮短澆注時間,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 
  混凝土泵的出口軟管由潛水員伸入模袋上的混凝土灌注口,綁扎好后,即可灌注混凝土。輸送管在灌注前,必須用水沖洗、潤濕,先灌注一車砂漿。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潛水員必須經常進行觀察,并在下面進行不停的踩動使混凝土能夠順暢的流動,從而保證模袋中混凝土的充盈。待灌注口的混凝土灌注量滿足要求,及時更換灌注口。在最后一個灌注口進行灌注時,應同時對實際灌注量與理論方量進行比較,避免灌注不足或超灌。灌注結束后的混凝土面高程應控制在要求的范圍內。 
  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中,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①在下設模袋的同時,必須用細繩將每個灌注口用活結扎好,細繩的另一端懸掛在用浮標浮在水面上,以減少潛水員在水下尋找灌注口的時間;②混凝土灌注前應用清水沖洗濕潤管道,然后用水泥砂漿潤滑管道;③灌注將近飽滿時,應暫停5~10min,待模袋中的水分析出后,再灌注至飽滿;④每個灌注口灌注結束后,必須用繩子將灌注口扎死;⑤在更換灌注口時,水上安排人員協助潛水員工作;⑥必須保證混凝土泵的運行可靠性,一旦產生堵管現象,應及時處理。 
 
3 質量控制與檢驗 
  (1)模袋。模袋生產廠家應按批提供出廠合格證、國家認可的質量檢測單位出具的技術性能鑒定書或試驗報告。模袋出廠前,到廠家對模袋的規格尺寸、縫制質量和外觀等進行檢查,并在到場后按有關規定抽檢,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 
  (2)模袋混凝土。模袋混凝土強度采用在充灌口按有關規定取樣,先灌入相同材質的小模袋(15cm×150cm)中,吊置10~20min,取出再裝入標準試模成型的方式檢驗。模袋護坡護底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和檢驗方法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 
 
4 結語 
  該工程水下模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質量控制與檢驗,通過現場施工實踐,證明施工方法及質量控制措施是切實可行的,施工強度完全滿足工期要求,工程質量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土工模袋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可廣泛用于江、河、湖、海的堤壩護坡、護岸、港灣、碼頭等防護工程。
 具有如下優點:
  (1)土工模袋施工采用一次噴灌成型,施工簡便、速度快。
  (2)土工模袋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特別在深水護岸、護底等不需填筑圍堰,可直接水下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所護坡面面積大、整體性強、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
  (3)土工模袋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以后,多余的水分通過織物空隙滲出,可以迅速降低水灰比,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增加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我公司水下工程技術嫻熟,工程效率高,設備先進,技術精湛。是您水下模袋混凝土工程的首選!
 
供應浙江模袋混凝土-模袋混凝土護坡-模袋砼水下護坡它采用土工織物模袋做載體,通過混凝土泵將混凝土充灌進模袋成型 ,對護岸,圍堤,航道整治的大面積護護坡,防滲等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具有整體性好,耐久性好,地形適應性強,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時的優點,并可以在水下進行鋪灌。
混凝土模袋防護堤坡、堤基的構造和施工方法使用混凝土模袋保護黃河大堤的堤基和堤腳,首先要依河勢自上而下確定高程點,上控點可選擇在堤腳上3m,下控點定在堤腳(堤基)下1.5~2.0m。堤坡清除雜草等物,不需平整,依原堤坡形式即可。堤腳(堤基)可用人工或機械開挖成1.5~2.0m的槽便于模袋垂放。上述工作完成后即鋪放模袋,灌充混凝土或砂漿。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模袋的充填厚度,可控制在150~200mm。充填飽滿后,用50em覆蓋夯實。堤腳的槽可用原土水灌淤實.
 
混凝土透水模板布是一種應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建筑材料,它不僅能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氣泡、砂線、砂斑等混凝土質量通病,從而使混凝土形成致密表面,提高混凝土表觀質量;而且能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性能,改善混凝土耐久性(防止碳化、減少氯離子滲透),提高混凝土耐磨性、抗凍性、和表面抗拉強度。 
  透水模板布是改性高分子聚合纖維為主要原料,經過特殊技術加工工藝生產而成,使用時將透水模板布貼在模板上,它能把剛剛澆好的混凝土表面多余的空氣和水排出,降低混凝土表面水與水泥的比例值W/C,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和耐磨性。
    混凝土透水模板布主要應用于碼頭、防波堤、沉箱、船塢、滑道等海工混凝土結構;跨海橋梁、隧道、道路、沉井等交通工程混凝土結構;堤壩、輸水涵洞、溢流堰等小利混凝土結構,以及核電站、鐵路等重要混凝土結構。 
主要規格:
  幅度:1600mm 、2000mm 
  也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制。
特點:
(1)使用壽命延長
可以有效減少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氣泡,使混凝土更加致密;減少了混凝土內部與外辦交換物質的可能,增加混凝土抵抗力,大大延長了混凝土結構的壽命
(2)耐化學腐蝕力強
限制了化學侵蝕物質的滲透,這就抑制了化學侵蝕物質對混凝土的破壞。
(3)耐磨性好
提高混凝土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裂強度、抗凍性,使混凝土的滲透性、碳化深度和氯化物擴散系數也顯著降低;
(4)抑制砂眼和裂紋產生
混凝土透水模板布具有均勻分布的孔隙,水能通過滲透和毛細作用經透水模板布均勻排出,不形成聚集,這樣有效減少砂斑、砂線等混凝土表面缺陷的產生。
(5)提高保養質量
混凝土透水模板布的保水作用,確保混凝土在養護期間保持高濕度,減少了混凝土表面氣泡和砂眼和裂紋的產生。
透水模板布施工工藝 
(1)模板盡量采用鋼模板,它的強度高不易變形,可使表面變得平整;在施工前,先清潔模板,確保模板表面沒有脫模劑及其它雜物,如模板不平整,會影響膠水的粘力和模板布的平整度。 
(2)均勻地將膠水薄薄地涂在模板表面及四周,膠水不宜涂得太厚,否則會堵塞排水孔而影響其效果。 
(3)待膠水顏色變透明后,粘貼模板布。按照模板的尺寸,裁剪好模板布,每邊預留約5cm作為排水用,這樣正使它發揮排水效果的關鍵所在。 
(4)拉緊模板布,毛狀的一邊粘貼模板,固定位置后,用手由中心推向兩邊,確保模板布牢牢粘貼在模板表面及四周,如有皺褶可即時揭起再鋪,短時間內揭起再鋪不會影響膠水的粘力。 
(5)拼接位置先將兩張模板布重疊約5cm,在重疊中間處將透水模板布切斷,把切下來的多余兩片拿走,取走多余部分時,千萬不要用力扯,避免模板布變形。小心地沿連接處往下壓,再涂一點膠水,確保兩邊平整相接,避免澆筑時混凝土從中間滲入。 
(6)模板布粘貼完成后,仔細檢查模板布與模板是否緊密連成一體,確保表面沒有皺褶或氣泡。 
(7)在粘貼好模板布后的模板不需再涂任何脫模劑,在未立模前用塑料布蓋好,應保持其表面的清潔程度。在施工時,振動棒盡量不要碰上模板,這樣會碰壞模板布,降低其的使用次數和效果。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本規范)是水利水電工程水泥灌漿施工的技術準則。
1.0.2本規范適用于Ⅰ、Ⅱ、Ⅲ級水工建筑物基巖灌漿、水工隧洞灌漿和混凝土壩接縫灌漿工程。Ⅳ、Ⅴ級水工建筑物灌漿工程可參照使用。
1.0.3下列灌漿工程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應進行現場灌漿試驗:
(1) Ⅰ、Ⅱ級水工建筑物基巖帷幕灌漿;
(2) 地質條件復雜地區或有特殊要求的Ⅰ、Ⅱ級水工建筑物基巖固結灌漿和水工隧洞固結灌漿。
1.0.4施工前,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應向施工單位提供灌漿設計文件并進行技術交底。
1.0.4.1基巖和水工隧洞灌漿工程設計文件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工程設計圖和設計說明書;
(2) 灌漿地區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
(3) 灌漿試驗報告及有關資料
(4) 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5) 灌漿質量檢查方法和質量標準;
(6) 初步設計階段的灌漿施工組織設計。
1.0.4.2混凝土壩接縫灌漿工程設計文件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壩體結構和灌漿設計說明書;
(2) 接縫灌漿分區和灌漿系統設計圖;
(3) 壩塊混凝土應達到的溫度值和測定溫度的方法,混凝土壩接縫設計張開度、增開度限值;
(4) 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5) 灌漿質量檢查方法和質量標準;
(6) 初步設計階段的灌漿施工組織設計。
1.0.5施工單位應做好下列工作:
(1) 編制施工組織,嚴格按照灌漿施工技術要求施工;
(2) 建立質量體系,全面實行質量管理,確保施工質量
(3) 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保護措施,文明施工;在廊道和井洞內作業應有良好的通風措施;
(4) 對從事灌漿施工的人員應進行技術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1.0.6灌漿工程所用的風、水、電應設置專用管路和線路。
1.0.7已完成灌漿或正在灌漿的地區,其附近30m以內不得進行爆. 破作業,如必須進行爆. 破作業,應采取減震和防震措施,并應征得設計或建設、監理部門同意。
1.0.8對灌漿工程中的各類鉆孔應分類統一編號;對施工情況必須如實、準確地記錄;對資料必須及時整理,繪制成圖表;單元工程結束后,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
灌漿工程宜使用測記灌漿壓力、注入率等施工參數的自動記錄儀。
1.0.9設計和施工單位應對灌漿資料及時分析,對灌漿施工技術及時總結,不斷優化設計和施工。 
 
灌漿材料和漿液
2.1  灌漿材料和漿液 
2.1.1灌漿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種,應根據灌漿目的和環境水的侵蝕作用等由設計確定。一般情況下,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大壩水泥。當有耐酸或其它要求時,可用抗酸水泥或其它類特種水泥。 
    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時,應得到設計許可。灌漿漿液水灰比不宜稀于1:1(重量比,以下同)。 
2.1.2回填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325號。帷幕和固結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425號。壩體接縫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525號。 
    帷幕灌漿和壩體接縫灌漿,對水泥細度的要求為通過80μm方孔篩的篩余量不宜大于5%;當壩體接縫張開度小于0.5mm時,對水泥細度的要求為通過71μm方孔篩的篩余量不宜大于2%。 
    鋼襯接觸灌漿對水泥標號和細度的要求可參照壩體接縫灌漿的相應要求。 
2.1.3灌漿用水泥必須符合質量標準,不得使用受潮結塊的水泥。采用細水泥時,應嚴格防潮和縮短存放時間。 
2.1.4灌漿用水應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2.1.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一般使用純水泥漿液。在特殊地質條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時,根據需要,通過現場灌漿試驗論證,可使用下列類型漿液: 
(1) 細水泥漿液:系指干磨水泥漿液、濕磨水泥漿液和超細水泥漿液;
(2) 穩定漿液:系指摻有少量穩定劑,析水率不大于5%的水泥漿液;
(3) 混合漿液:系指摻有混合料的水泥漿液;
(4) 膏狀漿液:系指縮性屈服強度大于20Pa的混合漿液。 
2.1.6根據灌漿需要,可在水泥漿液中摻入下列摻和料:
(1) 砂:應為質地堅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徑不宜大于2.5mm,細度模數不宜大于2.0.SO3含量不宜大于3%;
(2) 粘性土:塑性指數不宜小于14,粘粒(粒徑小于0.005mm)含量不宜低于25%,含砂量不宜大于5%,有機物含量不宜大于3%;
(3) 粉煤灰:應為精選的粉煤灰,不宜粗于同時使用的水泥,燒失量宜小于8%,SO3含量宜小于3%;
(4) 水玻璃:模數宜為2.4—3.0,濃度宜為30&45波美度;
(5)其它摻和料。 
2.1.7根據灌漿需要,可在水泥漿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劑:
(1) 速凝劑:水玻璃、氯化鈣、三. 乙. 醇胺等;
(2) 減水劑:萘系高效堿水劑、木質素璜酸鹽類減水劑等;
(3) 穩定劑:膨潤土及其它高塑性粘土等;
(4) 其它外加劑。
    所有外加劑凡能溶于水的應以水溶液狀態加入。
2.1.8 各類漿液摻入摻和料和加入外加劑的種類及其摻加量應通過室內漿材試驗和現場灌漿試驗確定。 
2.1.9 純水泥漿液一般可不再進行室內試驗。其它類型漿液應根據工程需要,有選擇地進行下列各項性能試驗: 
(1) 摻和料的細度和顆分曲線; 
(2) 漿液的流動性或流變參數; 
(3) 漿液的沉降穩定性; 
(4) 漿液的凝結時間; 
(5) 結石的容重、強度、彈性模量和滲透性; 
(6) 其它。 
 
2.2 制漿 
2.2.1 制漿材料必須稱量,稱量誤差應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重量稱量法。 
2.2.2 各類漿液必須攪拌均勻并測定漿液密度。 
2.2.3 純水泥漿液的攪拌時間,使用普通攪拌機時,應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攪拌機時,宜不少于30s.漿液在使用前應過篩,自制備至用完的時間宜小于4h. 
2.2.4 拌制細水泥漿液和穩定漿液應加入減水劑和采用高速攪拌機。高速攪拌機攪拌轉速應大于1200r/min.攪拌時間宜通過試驗確定。細水泥漿液自制備至用完的時間宜小于2h. 
2.2.5 集中制漿站宜制備水灰比為0.5:1的純水泥漿。輸送漿液的流速宜為1.4--2.0m/s.各灌漿地點應測定來漿密度,調制使用。
2.2.6 寒冷季節施工應做好機房和灌漿管路的防寒保暖工作。炎熱季節施工應采取防熱和防曬措施。漿液溫度應保持在5--40℃之間。若用熱水制漿,水溫不得超過40℃。
 
2.3 灌漿設備和機具 
2.3.1 攪拌機的轉速和拌和能力應分別與所攪拌漿液類型和灌漿泵的排量相適應,并應能保證均勻、連續地拌制漿液。 
2.3.2 灌漿泵性能應與漿液類型、濃度相適應,容許工作壓力應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1.5倍,并應有足夠的排漿量和穩定的工作性能。
    灌注純水泥漿液應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漿泵。
2.3.3 灌漿管路應保證漿液流動暢通,并應能承受1.5倍的灌漿壓力。
2.3.4 灌漿泵和灌漿孔口處均應安設壓力表。使用壓力宜在壓力表最大表值的1/4--3/4之間。壓力表應經常進行檢定,不合格的和已損壞的壓力表嚴禁使用。壓力表與管路之間應設有隔漿裝置。
2.3.5 灌漿塞應和采用的灌漿方式、方法、灌漿壓力及地質條件相適應。膠塞(球)應具有良好的膨脹性和耐壓性能,在最大灌漿壓力下能可靠地封閉灌漿孔段,并且易于安裝和卸除。
2.3.6 灌漿壓力大于3MPa時,應配制和采用下列灌漿設備和機具:
  (1) 高壓灌漿泵,其壓力擺動范圍不大于灌漿壓力的20%;
  (2) 耐蝕灌漿閥門;
  (3) 鋼絲編織鋼管;
  (4) 大量程壓力表,其最大標值宜為最大灌漿壓力的2.0--2.5倍;
  (5) 孔口封閉器或專用高壓灌漿塞。
2.3.7 集中制漿站的制漿能力應滿足灌漿高峰期所有機組用漿需要。制漿站應配備除塵設備,當漿液需摻入摻和料或加入外加劑時,應增設相應的設備。
2.3.8 所有灌漿設備應注意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工作狀態,并應有備用量。
 
壩基巖石灌漿
3.1  一般規定
3.1.1 蓄水前應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庫水位以下的帷幕灌漿及其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蓄水后,帷幕灌漿應在庫水位低于孔口高程時施工。 
3.1.2 同一地段的基巖灌漿必須按先固結灌漿后帷幕灌漿的循序進行。 
3.1.3 帷幕灌漿必須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
    由三排孔組成的帷幕,應先進行邊排孔的灌漿,然后進行中排孔的灌漿。邊排孔宜分為三序施工,中排孔可分為二序或三序施工。
    由兩排孔組成的帷幕,宜先進行下游排孔的灌漿。每排孔宜分為三序施工。
    單排帷幕孔應分為三序施工。 
3.1.4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后序排上的第一序孔宜在前序排上最后次序孔在巖石中均灌完15m后在開始鉆進。
    同一排上相鄰的兩個次序孔之間,以及后序排上第一次序孔與其相應部位前序排上最后次序孔之間,在巖石中鉆孔灌漿的間隔高差不得小于15m. 
3.1.5 帷幕后的主排水孔和揚壓力觀測孔必須在相應部位帷幕灌漿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始鉆進。
3.1.6施工中不得在帷幕線上進行可能導致不良后果的灌漿試驗。 
3.1.7固結灌漿宜在有混凝土覆蓋的情況下進行。鉆孔灌漿必須在相應部位的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
3.1.8 固結灌漿應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可分為二序或三序施工。 
3.1.9 安排總體工程進度時,對固結灌漿施工時間應作合理安排。 
3.2 鉆孔 
 
3.2.1 帷幕灌漿孔宜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石鉆頭或硬質合金鉆頭鉆進;固結灌漿孔可采用各式合宜的鉆機和鉆頭鉆進。 
3.2.2 帷幕灌漿鉆孔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變更孔位時,應征得設計同意。實際孔位應有記錄;孔深應符合設計規定。 
3.2.3 帷幕灌漿孔宜選用較小的孔徑,鉆孔孔壁應平直完整。 
3.2.4 帷幕灌漿鉆孔必須保證孔向準確。鉆機安裝必須平正穩固;鉆孔宜埋設孔口管;鉆機立軸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須與設計孔向一致;鉆進應采用較長的粗徑鉆具并適當控制鉆進壓力。 
3.2.5 帷幕灌漿孔應進行孔斜測量,發現偏斜超過要求應及時糾正或采取補正措施。 
3.2.6 垂直的或頂角小于5。的帷幕灌漿孔,其孔底的偏差值不得大于表3.2.6中的規定。
 
 
表3.2.6 鉆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
孔深(m)            20  30  40  50  60 
最大允許偏差值(m) 0.25 0.50 0.80 1.15 1.50 
 
    孔深大于60m時,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并考慮帷幕的排數具體確定,一般不宜大于孔距。 
3.2.7 頂角大于5。的斜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表3.2.6中規定適當放寬,方位角偏差值不宜大于5。. 
3.2.8 鉆孔偏差不符合3.2.6和3.2.7條規定時,應結合該部位灌漿資料和質量檢查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如確認對帷幕灌漿質量有影響時,應采取補救措施。 
3.2.9  鉆灌漿孔時應對巖層、巖性以及孔內各種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3.2.10 鉆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塊難以鉆進時,可先進行灌漿處理,而后繼續鉆進。如發現集中漏水,應查明漏水部位、漏水量和漏水原因,經處理后,再行鉆進。 
3.2.11 鉆進結束等待灌漿或灌漿結束等待鉆進時,孔口均應堵蓋,妥加保護。 
3.3 鉆孔沖洗、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
3.3.1 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進行鉆孔沖洗,孔內沉積厚度不得超過20cm. 
3.3.2 帷幕灌漿孔(段)在灌漿前宜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至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 
3.3.3 在巖溶、斷層、大裂隙等地質條件復雜地區,帷幕灌漿孔(段)是否需要進行裂隙沖洗以及如何沖洗,應通過現場灌漿試驗或由設計確定。 
3.3.4 無地下水位資料時,一個單元工程內帷幕灌漿開始前,可以利用先導孔測定一次地下水位,作為該單元內的代表。穩定標準為:每5min測讀一次孔內水位,當水位下降速度連續兩次均小于5cm/min時,可認為穩定,以最后的觀測值作為地下水位值。 
3.3.5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先導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各次序灌漿孔的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宜進行簡易壓水。
    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采用五點法或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 
    簡易壓水可在裂隙沖洗后或結合裂隙沖洗進行。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為計算流量,其成果仍以透水率表示,按附錄A中公式(A1)計算。 
3.3.6 帷幕灌漿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先導孔仍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各次序灌漿孔在灌漿前全孔應進行一次鉆孔沖洗和裂隙沖洗。除孔底段外,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可不進行裂隙沖洗和簡易壓水。 
3.3.7 固結灌漿孔應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到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 
    地質條件復雜、多孔串孔以及設計對裂隙沖洗有特殊要求時,沖洗方法宜通過現場灌漿試驗或由設計確定。
3.3.8 固結灌漿孔灌漿前的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采用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試驗孔數不宜少于總孔數的5%。 
3.3.9 在巖溶泥質充填物和遇水性能易惡化的巖層中,灌漿前可不進行裂隙沖水和簡易壓水,也宜少做或不做壓水試驗。 
 
3.4 灌漿方法和灌漿方式 
3.4.1 灌漿孔的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大于6m時,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綜合灌漿法或孔口封閉灌漿法。 
3.4.2 基巖灌漿方式有循環式和純壓式兩種。帷幕灌漿應優先采用循環式,射漿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淺孔固結灌漿可采用純壓式。 
3.4.3 帷幕灌漿段長度宜采用5--6m, 特殊情況下可適當縮減或加長,但不得大于10cm. 
3.4.4 進行帷幕灌漿時,壩體混凝土和基巖的接觸段應先行單獨灌漿并應待凝,接觸段在巖石中的長度不得大于2m. 
3.4.5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
  (1) 灌漿塞應塞在已灌段段底以上0.5m處,以防漏灌;
  (2) 孔口無涌水的孔段,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但在斷層、破碎帶等地質條件復雜地區則宜待凝,待凝時間應根據地址條件和工程要求確定。
3.4.6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段的長度因故超過10m, 對該段宜采取補救措施。 
3.4.7 帷幕灌漿孔各灌漿段,不論透水率大小均應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 
3.4.8 固結灌漿孔相互串漿時,可采用群空并聯灌注,孔數不宜多于3個,并應控制壓力,防止混凝土面或巖石面抬動。 
 
3.5 灌漿壓力和漿液變換 
 
3.5.1 灌漿壓力宜通過灌漿試驗確定,也可通過公式計算或根據經驗先行擬定,而后在灌漿施工過程中調整確定。 
3.5.2 采用循環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回漿管路上;采用純壓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進漿管路上。壓力讀數宜讀壓力表指針擺動的中值,當灌漿壓力為5MPa或大于5MPa時,也可讀峰值。壓力表指針擺動范圍應小于灌漿壓力的20%,擺動幅度宜作記錄。 
3.5.3 灌漿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注入率大時應分級升壓。 
3.5.4 灌漿漿液的濃度應由稀到濃,逐級變換。帷幕灌漿漿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0.5:1等七個比級。開灌水灰比可采用5:1. 
3.5.5 帷幕灌漿漿液變換: 
  (1) 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 
  (2) 當某一比級漿液的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1h, 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該濃一級。 
  (3) 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 
3.5.6 灌漿過程中,灌漿壓力或注入率突然改變或改變較大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3.5.7 固結灌漿漿液比級和變換,可參照帷幕灌漿的規定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 
3.5.8 灌注細水泥漿液,可采用水灰比為2:1、1:1、0.6:1或1:1、0.8:1、0.6:1三個比級。 
3.5.9 灌注穩定漿液、混合漿液、膏狀漿液,比級宜少,其配比和變換方法應通過室內漿材試驗和現場灌漿試驗確定。 
3.5.10 灌漿過程中應定時測記漿液密度,必要時應測記漿液溫度。灌注穩定漿液時還應測記漿液粘度。 
 
3.6 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3.6.1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時,繼續灌注90min,灌漿可以結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的時間可相應地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可以結束。 
3.6.2 固結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30min,灌漿可以結束。 
3.6.3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孔封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時,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或“壓力灌漿封孔法”。 
3.6.4 固結灌漿封孔應采用“機械壓漿封孔法”或“壓力灌漿封孔法”。 
 
3.7 孔口封閉灌漿法 
 
3.7.1 孔口封閉灌漿法適用于最大灌漿壓力大于3MPa的帷幕灌漿工程,小于3MPa的帷幕灌漿工程可參照應用。 
3.7.2 鉆孔孔徑宜為Φ60mm左右。 
3.7.3 孔口管必須鑲鑄牢實,埋入巖石深度隨使用的最大灌漿壓力而定。最大灌漿壓力為5MPa時,埋入深度不宜小于2m. 
3.7.4 孔口封閉器應具有以下性能:在灌漿過程中,灌漿管可在孔口封閉器中心部位靈活地轉動和升降,且不漏漿。 
3.7.5 灌漿必須采用循環式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方法。各灌漿段灌漿時必須下入灌漿管,管口距段底不得大于50cm. 
3.7.6 灌漿管的外經與鉆孔之差不宜大于20mm,若用鉆桿作為灌漿管,應采用平接頭連接。 
3.7.7 孔口管段以下的3--5個灌漿段,段長易短,壓力遞增易快,段長和相應的灌漿壓力應通過現場灌漿試驗確定。再往下的各灌漿段段長宜為5m,灌漿壓力可提高到設計的最大灌漿壓力。 
3.7.8 先導孔和灌漿孔內各灌漿段鉆孔沖洗、裂隙沖洗、壓水試驗或簡易壓水,可參照本規范3.3節內有關內容,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 
3.7.9 灌漿宜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在灌漿過程中必須注意控制壓力,壓力與注入率必須相適應,在5--6MPa灌漿壓力下,注入率宜小于10L/min。 
3.7.10 灌漿漿液比級和變換可按本規程3.5.4條和3.5.5條執行。 
3.7.11 灌漿過程中應經常轉動和上下活動灌漿管,回漿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漿量,以防灌漿管在孔內被水泥漿凝住。 
3.7.12 灌漿應同時滿足下述兩個條件后,方可結束: 
  (1) 在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延續灌注時間不少于90min. 
  (2) 灌漿全過程中,在設計壓力下的灌漿時間不少于120min. 
3.7.13 每段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 
3.7.14 帷幕灌漿孔封孔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 
 
3.8 特殊情況處理
 
3.8.1 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漏漿,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 
3.8.2 帷幕灌漿過程中發生串漿時,如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漿,應一泵灌一孔。否則應將串漿孔用塞塞住,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串漿孔再行掃孔、沖孔,而后繼續鉆進和灌漿。 
3.8.3 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可按照下述原則進行處理: 
  (1) 應及早恢復灌漿。否則應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應進行掃孔,而后恢復灌漿。 
  (2) 恢復灌漿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斷前比級的水泥漿繼續灌注;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較多,則漿液應逐級加濃繼續灌注。 
  (3) 恢復灌漿后,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 
3.8.4 孔口有涌水的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測記涌水壓力和涌水量,根據涌水情況,可選用下列措施綜合處理: 
  (1) 自上而下分段灌漿; 
  (2) 短的段長; 
  (3) 高的灌漿壓力; 
  (4) 濃漿結束; 
  (5) 屏漿; 
  (6) 閉漿; 
  (7) 純壓式灌漿; 
  (8) 速凝漿液; 
  (9) 待凝; 
  (10) 壓力灌漿封孔; 
3.8.5 灌漿段注入量大,灌漿難于結束時,可選用下列措施處理: 
  (1) 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 
  (2) 漿液中摻加速凝劑; 
  (3) 灌注穩定漿液或混合漿液。 
    該段經處理后仍能掃孔,應重新依照技術要求進行灌漿,直至結束。 
3.8.6 灌漿過程中如回漿變濃,宜換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漿進行灌注,若效果不明顯,延續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3.8.7 在巖溶地區的溶洞灌漿,應先查明溶洞的充填類型和規模,而后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1) 溶洞內無充填物時,根據溶洞的大小,可采用泵入高流態混凝土、投入碎石再灌注水泥砂漿、灌注混合漿液等措施。待凝后,掃孔,再灌水泥漿。 
  (2) 溶洞內有充填物時,根據充填物類型、性能以及充填程度,可采用高壓灌漿、高壓噴射灌漿等措施。灌漿注入量大時,可參照本規范3.8.5條進行處理。 
 
3.9 工程質量檢查
 
3.9.1 帷幕灌漿質量檢查應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對竣工資料和測試成果的分析,綜合評定。 
3.9.2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在下述部位布置: 
  (1) 帷幕中心線上; 
  (2) 巖石破碎、斷層、大孔隙等地質條件復雜的部位; 
  (3) 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 鉆孔偏斜過大、灌漿情況不正常以及經分析資料認為對帷幕灌漿質量有影響的部位。 
3.9.3 帷幕灌漿檢查孔的數量宜為灌漿孔總數的10%。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至少應布置一個檢查孔。 
3.9.4 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后進行。 
3.9.5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卡塞進行壓水試驗,試驗采用五點法或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 
3.9.6 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結束后,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和封孔。 
3.9.7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采取巖芯,計算獲得率并加以描述。 
3.9.8 帷幕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壩體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應為100%;再以下的各段的合格率應在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10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否則應由建設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商定處理方案。 
3.9.9 對帷幕灌漿孔的封孔質量宜進行抽樣檢查。 
3.9.10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宜采用測量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的方法。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的改善程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3.9.11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也可采用單點壓水試驗的方法,按附錄A執行。檢查孔的數量不宜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檢查結束后,應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和封孔。 
3.9.12 固結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巖體波速檢查、靜彈性模量檢查應分別在灌漿結束3-7、14、28d后進行。 
3.9.13 固結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孔段合格率應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否則應由建設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商定處理方案。 
 
水工隧洞灌漿
4.1  一般規定 
4.1.1水工隧洞混凝土襯砌段的灌漿,應按先回填灌漿后固結灌漿的順序進行。回填灌漿應在襯砌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固結灌漿宜在該部位的回填灌漿結束后7d后進行。 
4.1.2水工隧洞鋼板襯砌段各類灌漿的順序應按設計規定進行。鋼襯砌接觸灌漿應在襯砌混凝土澆筑結束60d進行。 
4.1.3灌漿結束后,有往外流漿或往上反漿的灌漿孔應閉漿待凝。 
4.1.4必要時應安設變形監測裝置,進行觀測和記錄。 
 
4.2  回填灌漿 
4.2.1回填灌漿孔,在素混凝土襯砌中易采用直接鉆設的方法;在鋼筋混凝土襯砌中應采用從預埋管中鉆孔的方法。鉆孔孔徑不宜小于38mm,孔徑宜進入巖石10cm,并宜測記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 
4.2.2 遇有圍巖塌陷、溶洞、超挖較大等特殊情況時,應在該部位預埋灌漿管,其數量不應少于2個,位置在現場確定。 
4.2.3 頂拱回填灌漿應分成區段進行,每區段長度不宜大于50cm, 區段段部必須封堵嚴密。 
4.2.4 回填灌漿前應對襯砌混凝土的施工縫和混凝土缺陷進行全面檢查,對可能漏漿的部位應及時處理。 
4.2.5 回填灌漿宜分為兩個次序進行,后續孔應包括頂孔。 
4.2.6 回填灌漿施工應自較低的一端開始,向較高的一端推進。同一區段內的同一次序孔可全部或部分鉆出后,再進行灌漿。也可單孔分序鉆進和灌漿。 
4.2.7 回填灌漿,一序孔可灌注水灰比為0.6(或0.5):1的水泥漿,二序孔可灌注1:1和0.6:1(或0.5):1兩個比級的水泥漿。空隙大的部位應灌注水泥砂漿,摻砂量不宜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4.2.8 回填灌漿壓力應視混凝土襯砌厚度和配筋情況等確定。一般在素混凝土襯砌中可采用0.2-0.3MPa;鋼筋混凝土襯砌中可采用0.3-0.5MPa. 
4.2.9 回填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灌注5min即可結束。 
4.2.10 回填灌漿質量檢查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7d后進行。檢查孔應布置在脫空較大、串漿孔集中以及灌漿情況異常的部位,其數量宜為灌漿孔總數的5%。 
4.2.11 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可采用鉆孔注漿法,即向孔內注入水灰比2:1的漿液,在規定的壓力下,初始10min內注入量不超過10L,認為合格。 
4.2.12 灌漿孔灌漿和檢查孔檢查結束后,應使用水泥砂漿將鉆孔封填密實,孔口壓抹齊平。 
 
4.3 固結灌漿
4.3.1 固結灌漿孔可采用風鉆或其它形式鉆機鉆孔,終孔直徑不宜小于38mm,孔位、孔向和孔深應滿足設計要求。 
4.3.2 固結灌漿孔鉆孔結束后應進行鉆孔沖洗,沖凈孔內巖紛、雜質。 
4.3.3 固結灌漿孔在灌漿前應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到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若該值大于1MPa時,采用1MPa。 
    地質條件復雜或有特殊要求時,是否需要沖洗以及如何沖洗,宜通過現場試驗確定。 
4.3.4 固結灌漿孔的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試驗孔數不宜少于總孔數的5%。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 
4.3.5 固結灌漿應按環間分序、環內加密的原則進行。環間宜分為兩個次序,地質條件不良地段可分為三個次序。 
4.3.6 固結灌漿宜采用單孔灌漿的方法,但在注入量較小地段,同一環上的灌漿孔可并聯灌漿,孔數宜為2個,孔位宜保持對稱。
4.3.7 固結灌漿孔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全孔一次灌漿。當地質條件不良或有特殊要求時,可分段灌漿。 
4.3.8 固結灌漿漿液的比級和變換可參照本規范3.5.4條和3.5.5條規定,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注入量大的孔段應灌注水泥砂漿。 
4.3.9 固結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段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延續30min,即可結束。 
4.3.10 固結灌漿壓力大于3MPa的工程,灌漿孔應分段進行灌漿。灌漿孔內灌漿段的劃分、相應灌漿壓力的使用以及灌漿工藝的選擇應通過現場灌漿試驗確定。 
4.3.11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的方法和標準應視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灌漿的目的而定。一般情況下應進行壓水試驗檢查,試驗采用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要求測定彈性模量的地段,應進行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測試檢查。 
4.3.12 固結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宜在該部位灌漿結束3-7d后進行,檢查孔的數量不宜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孔段合格率應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 
4.3.13 巖體波速和靜彈性模量測試,應分別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和28d后進行。其孔位的布置、測試儀器的確定、測試方法、合格指標以及工程合格標準,均應依照設計規定執行。 
4.3.14 灌漿孔灌漿和檢查孔檢查結束后,應排除鉆孔內的積水和污物,采用壓力灌漿法或機械壓漿法進行封孔,并將孔口抹平。 
 
4.4 鋼襯接觸灌漿
4.4.1 鋼襯接觸灌漿孔的位置宜在現場經錘擊檢查確定。每一個獨立的脫空區布孔不應少于2個,最低處和最高處應布孔。 
4.4.2 在鋼襯上鉆灌漿孔宜采用磁坐電鉆,孔徑不宜小于12mm.每孔宜測記鋼襯與混凝土之間的間隙尺寸。 
4.4.3 鋼襯接觸灌漿也可在鋼襯上預留灌漿孔,孔內宜有絲扣,在該孔處鋼襯外側應襯焊加強鋼板。 
4.4.4 在鋼襯的加勁環上應設置連通孔,以便于漿液串通。孔徑不宜小于16mm. 
4.4.5 灌漿前應用風檢查縫隙串通情況,吹除空隙內的污物和積水。風壓必須小于灌漿壓力。 
4.4.6 灌漿壓力必須以控制鋼襯變形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為準。可根據鋼襯的壁厚、脫空面積的大小以及脫空的程度等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宜大于0.1MPa. 
4.4.7 鋼襯接觸灌漿漿液水灰比可采用1:1、0.8:1、0.6(或0.5):1三個比級,必要時可加入減水劑。應盡量多灌注較濃級漿液。 
4.4.8 灌漿應自低處孔開始,并在灌漿過程中敲擊震動鋼襯,待各高處孔分別排出濃漿后,依次將其孔口閥門關閉。同時應記錄各孔排出的漿量和濃度。 
4.4.9 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灌注5min,即可結束。 
4.4.10 灌漿短管與鋼襯間可采用絲扣連接,也可焊接。灌漿結束后用絲堵加焊或焊補法封孔。焊后用砂輪磨平。 
4.4.11 灌漿結束7-14d后采用錘擊法進行灌漿質量檢查,脫空范圍和程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本規范)是水利水電工程水泥灌漿施工的技術準則。
1.0.2本規范適用于Ⅰ、Ⅱ、Ⅲ級水工建筑物基巖灌漿、水工隧洞灌漿和混凝土壩接縫灌漿工程。Ⅳ、Ⅴ級水工建筑物灌漿工程可參照使用。
1.0.3下列灌漿工程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應進行現場灌漿試驗:
(1) Ⅰ、Ⅱ級水工建筑物基巖帷幕灌漿;
(2) 地質條件復雜地區或有特殊要求的Ⅰ、Ⅱ級水工建筑物基巖固結灌漿和水工隧洞固結灌漿。
1.0.4施工前,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應向施工單位提供灌漿設計文件并進行技術交底。
1.0.4.1基巖和水工隧洞灌漿工程設計文件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工程設計圖和設計說明書;
(2) 灌漿地區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
(3) 灌漿試驗報告及有關資料
(4) 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5) 灌漿質量檢查方法和質量標準;
(6) 初步設計階段的灌漿施工組織設計。
1.0.4.2混凝土壩接縫灌漿工程設計文件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壩體結構和灌漿設計說明書;
(2) 接縫灌漿分區和灌漿系統設計圖;
(3) 壩塊混凝土應達到的溫度值和測定溫度的方法,混凝土壩接縫設計張開度、增開度限值;
(4) 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5) 灌漿質量檢查方法和質量標準;
(6) 初步設計階段的灌漿施工組織設計。
1.0.5施工單位應做好下列工作:
(1) 編制施工組織,嚴格按照灌漿施工技術要求施工;
(2) 建立質量體系,全面實行質量管理,確保施工質量
(3) 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保護措施,文明施工;在廊道和井洞內作業應有良好的通風措施;
(4) 對從事灌漿施工的人員應進行技術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1.0.6灌漿工程所用的風、水、電應設置專用管路和線路。
1.0.7已完成灌漿或正在灌漿的地區,其附近30m以內不得進行爆po作業,如必須進行爆po 作業,應采取減震和防震措施,并應征得設計或建設、監理部門同意。
1.0.8對灌漿工程中的各類鉆孔應分類統一編號;對施工情況必須如實、準確地記錄;對資料必須及時整理,繪制成圖表;單元工程結束后,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
灌漿工程宜使用測記灌漿壓力、注入率等施工參數的自動記錄儀。
1.0.9設計和施工單位應對灌漿資料及時分析,對灌漿施工技術及時總結,不斷優化設計和施工。 
 
灌漿材料和漿液
2.1  灌漿材料和漿液 
2.1.1灌漿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種,應根據灌漿目的和環境水的侵蝕作用等由設計確定。一般情況下,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大壩水泥。當有耐酸或其它要求時,可用抗酸水泥或其它類特種水泥。 
    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時,應得到設計許可。灌漿漿液水灰比不宜稀于1:1(重量比,以下同)。 
2.1.2回填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325號。帷幕和固結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425號。壩體接縫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不應低于525號。 
    帷幕灌漿和壩體接縫灌漿,對水泥細度的要求為通過80μm方孔篩的篩余量不宜大于5%;當壩體接縫張開度小于0.5mm時,對水泥細度的要求為通過71μm方孔篩的篩余量不宜大于2%。 
    鋼襯接觸灌漿對水泥標號和細度的要求可參照壩體接縫灌漿的相應要求。 
2.1.3灌漿用水泥必須符合質量標準,不得使用受潮結塊的水泥。采用細水泥時,應嚴格防潮和縮短存放時間。 
2.1.4灌漿用水應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2.1.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一般使用純水泥漿液。在特殊地質條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時,根據需要,通過現場灌漿試驗論證,可使用下列類型漿液: 
(1) 細水泥漿液:系指干磨水泥漿液、濕磨水泥漿液和超細水泥漿液;
(2) 穩定漿液:系指摻有少量穩定劑,析水率不大于5%的水泥漿液;
(3) 混合漿液:系指摻有混合料的水泥漿液;
(4) 膏狀漿液:系指縮性屈服強度大于20Pa的混合漿液。 
2.1.6根據灌漿需要,可在水泥漿液中摻入下列摻和料:
(1) 砂:應為質地堅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徑不宜大于2.5mm,細度模數不宜大于2.0.SO3含量不宜大于3%;
(2) 粘性土:塑性指數不宜小于14,粘粒(粒徑小于0.005mm)含量不宜低于25%,含砂量不宜大于5%,有機物含量不宜大于3%;
(3) 粉煤灰:應為精選的粉煤灰,不宜粗于同時使用的水泥,燒失量宜小于8%,SO3含量宜小于3%;
(4) 水玻璃:模數宜為2.4—3.0,濃度宜為30&45波美度;
(5)其它摻和料。 
2.1.7根據灌漿需要,可在水泥漿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劑:
(1) 速凝劑:水玻璃、氯化鈣、三 yi  醇胺等;
(2) 減水劑:萘系高效堿水劑、木質素璜酸鹽類減水劑等;
(3) 穩定劑:膨潤土及其它高塑性粘土等;
(4) 其它外加劑。
    所有外加劑凡能溶于水的應以水溶液狀態加入。
2.1.8 各類漿液摻入摻和料和加入外加劑的種類及其摻加量應通過室內漿材試驗和現場灌漿試驗確定。 
2.1.9 純水泥漿液一般可不再進行室內試驗。其它類型漿液應根據工程需要,有選擇地進行下列各項性能試驗: 
(1) 摻和料的細度和顆分曲線; 
(2) 漿液的流動性或流變參數; 
(3) 漿液的沉降穩定性; 
(4) 漿液的凝結時間; 
(5) 結石的容重、強度、彈性模量和滲透性; 
(6) 其它。 
 
2.2 制漿 
2.2.1 制漿材料必須稱量,稱量誤差應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重量稱量法。 
2.2.2 各類漿液必須攪拌均勻并測定漿液密度。 
2.2.3 純水泥漿液的攪拌時間,使用普通攪拌機時,應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攪拌機時,宜不少于30s.漿液在使用前應過篩,自制備至用完的時間宜小于4h. 
2.2.4 拌制細水泥漿液和穩定漿液應加入減水劑和采用高速攪拌機。高速攪拌機攪拌轉速應大于1200r/min.攪拌時間宜通過試驗確定。細水泥漿液自制備至用完的時間宜小于2h. 
2.2.5 集中制漿站宜制備水灰比為0.5:1的純水泥漿。輸送漿液的流速宜為1.4--2.0m/s.各灌漿地點應測定來漿密度,調制使用。
2.2.6 寒冷季節施工應做好機房和灌漿管路的防寒保暖工作。炎熱季節施工應采取防熱和防曬措施。漿液溫度應保持在5--40℃之間。若用熱水制漿,水溫不得超過40℃。
 
2.3 灌漿設備和機具 
2.3.1 攪拌機的轉速和拌和能力應分別與所攪拌漿液類型和灌漿泵的排量相適應,并應能保證均勻、連續地拌制漿液。 
2.3.2 灌漿泵性能應與漿液類型、濃度相適應,容許工作壓力應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1.5倍,并應有足夠的排漿量和穩定的工作性能。
    灌注純水泥漿液應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漿泵。
2.3.3 灌漿管路應保證漿液流動暢通,并應能承受1.5倍的灌漿壓力。
2.3.4 灌漿泵和灌漿孔口處均應安設壓力表。使用壓力宜在壓力表最大表值的1/4--3/4之間。壓力表應經常進行檢定,不合格的和已損壞的壓力表嚴禁使用。壓力表與管路之間應設有隔漿裝置。
2.3.5 灌漿塞應和采用的灌漿方式、方法、灌漿壓力及地質條件相適應。膠塞(球)應具有良好的膨脹性和耐壓性能,在最大灌漿壓力下能可靠地封閉灌漿孔段,并且易于安裝和卸除。
2.3.6 灌漿壓力大于3MPa時,應配制和采用下列灌漿設備和機具:
  (1) 高壓灌漿泵,其壓力擺動范圍不大于灌漿壓力的20%;
  (2) 耐蝕灌漿閥門;
  (3) 鋼絲編織鋼管;
  (4) 大量程壓力表,其最大標值宜為最大灌漿壓力的2.0--2.5倍;
  (5) 孔口封閉器或專用高壓灌漿塞。
2.3.7 集中制漿站的制漿能力應滿足灌漿高峰期所有機組用漿需要。制漿站應配備除塵設備,當漿液需摻入摻和料或加入外加劑時,應增設相應的設備。
2.3.8 所有灌漿設備應注意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工作狀態,并應有備用量。
 
壩基巖石灌漿
3.1  一般規定
3.1.1 蓄水前應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庫水位以下的帷幕灌漿及其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蓄水后,帷幕灌漿應在庫水位低于孔口高程時施工。 
3.1.2 同一地段的基巖灌漿必須按先固結灌漿后帷幕灌漿的循序進行。 
3.1.3 帷幕灌漿必須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
    由三排孔組成的帷幕,應先進行邊排孔的灌漿,然后進行中排孔的灌漿。邊排孔宜分為三序施工,中排孔可分為二序或三序施工。
    由兩排孔組成的帷幕,宜先進行下游排孔的灌漿。每排孔宜分為三序施工。
    單排帷幕孔應分為三序施工。 
3.1.4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后序排上的第一序孔宜在前序排上最后次序孔在巖石中均灌完15m后在開始鉆進。
    同一排上相鄰的兩個次序孔之間,以及后序排上第一次序孔與其相應部位前序排上最后次序孔之間,在巖石中鉆孔灌漿的間隔高差不得小于15m. 
3.1.5 帷幕后的主排水孔和揚壓力觀測孔必須在相應部位帷幕灌漿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始鉆進。
3.1.6施工中不得在帷幕線上進行可能導致不良后果的灌漿試驗。 
3.1.7固結灌漿宜在有混凝土覆蓋的情況下進行。鉆孔灌漿必須在相應部位的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
3.1.8 固結灌漿應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可分為二序或三序施工。 
3.1.9 安排總體工程進度時,對固結灌漿施工時間應作合理安排。 
3.2 鉆孔 
 
3.2.1 帷幕灌漿孔宜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石鉆頭或硬質合金鉆頭鉆進;固結灌漿孔可采用各式合宜的鉆機和鉆頭鉆進。 
3.2.2 帷幕灌漿鉆孔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變更孔位時,應征得設計同意。實際孔位應有記錄;孔深應符合設計規定。 
3.2.3 帷幕灌漿孔宜選用較小的孔徑,鉆孔孔壁應平直完整。 
3.2.4 帷幕灌漿鉆孔必須保證孔向準確。鉆機安裝必須平正穩固;鉆孔宜埋設孔口管;鉆機立軸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須與設計孔向一致;鉆進應采用較長的粗徑鉆具并適當控制鉆進壓力。 
3.2.5 帷幕灌漿孔應進行孔斜測量,發現偏斜超過要求應及時糾正或采取補正措施。 
3.2.6 垂直的或頂角小于5。的帷幕灌漿孔,其孔底的偏差值不得大于表3.2.6中的規定。
 
 
表3.2.6 鉆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
孔深(m)            20  30  40  50  60 
最大允許偏差值(m) 0.25 0.50 0.80 1.15 1.50 
 
    孔深大于60m時,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并考慮帷幕的排數具體確定,一般不宜大于孔距。 
3.2.7 頂角大于5。的斜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表3.2.6中規定適當放寬,方位角偏差值不宜大于5。. 
3.2.8 鉆孔偏差不符合3.2.6和3.2.7條規定時,應結合該部位灌漿資料和質量檢查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如確認對帷幕灌漿質量有影響時,應采取補救措施。 
3.2.9  鉆灌漿孔時應對巖層、巖性以及孔內各種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3.2.10 鉆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塊難以鉆進時,可先進行灌漿處理,而后繼續鉆進。如發現集中漏水,應查明漏水部位、漏水量和漏水原因,經處理后,再行鉆進。 
3.2.11 鉆進結束等待灌漿或灌漿結束等待鉆進時,孔口均應堵蓋,妥加保護。 
3.3 鉆孔沖洗、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
3.3.1 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進行鉆孔沖洗,孔內沉積厚度不得超過20cm. 
3.3.2 帷幕灌漿孔(段)在灌漿前宜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至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 
3.3.3 在巖溶、斷層、大裂隙等地質條件復雜地區,帷幕灌漿孔(段)是否需要進行裂隙沖洗以及如何沖洗,應通過現場灌漿試驗或由設計確定。 
3.3.4 無地下水位資料時,一個單元工程內帷幕灌漿開始前,可以利用先導孔測定一次地下水位,作為該單元內的代表。穩定標準為:每5min測讀一次孔內水位,當水位下降速度連續兩次均小于5cm/min時,可認為穩定,以最后的觀測值作為地下水位值。 
3.3.5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先導孔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各次序灌漿孔的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宜進行簡易壓水。
    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采用五點法或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 
    簡易壓水可在裂隙沖洗后或結合裂隙沖洗進行。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為計算流量,其成果仍以透水率表示,按附錄A中公式(A1)計算。 
3.3.6 帷幕灌漿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先導孔仍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各次序灌漿孔在灌漿前全孔應進行一次鉆孔沖洗和裂隙沖洗。除孔底段外,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可不進行裂隙沖洗和簡易壓水。 
3.3.7 固結灌漿孔應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到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 
    地質條件復雜、多孔串孔以及設計對裂隙沖洗有特殊要求時,沖洗方法宜通過現場灌漿試驗或由設計確定。
3.3.8 固結灌漿孔灌漿前的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采用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試驗孔數不宜少于總孔數的5%。 
3.3.9 在巖溶泥質充填物和遇水性能易惡化的巖層中,灌漿前可不進行裂隙沖水和簡易壓水,也宜少做或不做壓水試驗。 
 
3.4 灌漿方法和灌漿方式 
3.4.1 灌漿孔的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大于6m時,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綜合灌漿法或孔口封閉灌漿法。 
3.4.2 基巖灌漿方式有循環式和純壓式兩種。帷幕灌漿應優先采用循環式,射漿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淺孔固結灌漿可采用純壓式。 
3.4.3 帷幕灌漿段長度宜采用5--6m, 特殊情況下可適當縮減或加長,但不得大于10cm. 
3.4.4 進行帷幕灌漿時,壩體混凝土和基巖的接觸段應先行單獨灌漿并應待凝,接觸段在巖石中的長度不得大于2m. 
3.4.5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
  (1) 灌漿塞應塞在已灌段段底以上0.5m處,以防漏灌;
  (2) 孔口無涌水的孔段,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但在斷層、破碎帶等地質條件復雜地區則宜待凝,待凝時間應根據地址條件和工程要求確定。
3.4.6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段的長度因故超過10m, 對該段宜采取補救措施。 
3.4.7 帷幕灌漿孔各灌漿段,不論透水率大小均應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 
3.4.8 固結灌漿孔相互串漿時,可采用群空并聯灌注,孔數不宜多于3個,并應控制壓力,防止混凝土面或巖石面抬動。 
 
3.5 灌漿壓力和漿液變換 
 
3.5.1 灌漿壓力宜通過灌漿試驗確定,也可通過公式計算或根據經驗先行擬定,而后在灌漿施工過程中調整確定。 
3.5.2 采用循環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回漿管路上;采用純壓式灌漿,壓力表應安裝在孔口進漿管路上。壓力讀數宜讀壓力表指針擺動的中值,當灌漿壓力為5MPa或大于5MPa時,也可讀峰值。壓力表指針擺動范圍應小于灌漿壓力的20%,擺動幅度宜作記錄。 
3.5.3 灌漿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注入率大時應分級升壓。 
3.5.4 灌漿漿液的濃度應由稀到濃,逐級變換。帷幕灌漿漿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0.5:1等七個比級。開灌水灰比可采用5:1. 
3.5.5 帷幕灌漿漿液變換: 
  (1) 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 
  (2) 當某一比級漿液的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1h, 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該濃一級。 
  (3) 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 
3.5.6 灌漿過程中,灌漿壓力或注入率突然改變或改變較大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3.5.7 固結灌漿漿液比級和變換,可參照帷幕灌漿的規定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 
3.5.8 灌注細水泥漿液,可采用水灰比為2:1、1:1、0.6:1或1:1、0.8:1、0.6:1三個比級。 
3.5.9 灌注穩定漿液、混合漿液、膏狀漿液,比級宜少,其配比和變換方法應通過室內漿材試驗和現場灌漿試驗確定。 
3.5.10 灌漿過程中應定時測記漿液密度,必要時應測記漿液溫度。灌注穩定漿液時還應測記漿液粘度。 
 
3.6 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3.6.1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時,繼續灌注90min,灌漿可以結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的時間可相應地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可以結束。 
3.6.2 固結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30min,灌漿可以結束。 
3.6.3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孔封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時,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或“壓力灌漿封孔法”。 
3.6.4 固結灌漿封孔應采用“機械壓漿封孔法”或“壓力灌漿封孔法”。 
 
3.7 孔口封閉灌漿法 
 
3.7.1 孔口封閉灌漿法適用于最大灌漿壓力大于3MPa的帷幕灌漿工程,小于3MPa的帷幕灌漿工程可參照應用。 
3.7.2 鉆孔孔徑宜為Φ60mm左右。 
3.7.3 孔口管必須鑲鑄牢實,埋入巖石深度隨使用的最大灌漿壓力而定。最大灌漿壓力為5MPa時,埋入深度不宜小于2m. 
3.7.4 孔口封閉器應具有以下性能:在灌漿過程中,灌漿管可在孔口封閉器中心部位靈活地轉動和升降,且不漏漿。 
3.7.5 灌漿必須采用循環式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方法。各灌漿段灌漿時必須下入灌漿管,管口距段底不得大于50cm. 
3.7.6 灌漿管的外經與鉆孔之差不宜大于20mm,若用鉆桿作為灌漿管,應采用平接頭連接。 
3.7.7 孔口管段以下的3--5個灌漿段,段長易短,壓力遞增易快,段長和相應的灌漿壓力應通過現場灌漿試驗確定。再往下的各灌漿段段長宜為5m,灌漿壓力可提高到設計的最大灌漿壓力。 
3.7.8 先導孔和灌漿孔內各灌漿段鉆孔沖洗、裂隙沖洗、壓水試驗或簡易壓水,可參照本規范3.3節內有關內容,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 
3.7.9 灌漿宜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在灌漿過程中必須注意控制壓力,壓力與注入率必須相適應,在5--6MPa灌漿壓力下,注入率宜小于10L/min。 
3.7.10 灌漿漿液比級和變換可按本規程3.5.4條和3.5.5條執行。 
3.7.11 灌漿過程中應經常轉動和上下活動灌漿管,回漿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漿量,以防灌漿管在孔內被水泥漿凝住。 
3.7.12 灌漿應同時滿足下述兩個條件后,方可結束: 
  (1) 在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延續灌注時間不少于90min. 
  (2) 灌漿全過程中,在設計壓力下的灌漿時間不少于120min. 
3.7.13 每段灌漿結束后可不待凝。 
3.7.14 帷幕灌漿孔封孔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 
 
3.8 特殊情況處理
 
3.8.1 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漏漿,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 
3.8.2 帷幕灌漿過程中發生串漿時,如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漿,應一泵灌一孔。否則應將串漿孔用塞塞住,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串漿孔再行掃孔、沖孔,而后繼續鉆進和灌漿。 
3.8.3 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可按照下述原則進行處理: 
  (1) 應及早恢復灌漿。否則應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應進行掃孔,而后恢復灌漿。 
  (2) 恢復灌漿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斷前比級的水泥漿繼續灌注;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較多,則漿液應逐級加濃繼續灌注。 
  (3) 恢復灌漿后,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 
3.8.4 孔口有涌水的灌漿孔段,在灌漿前應測記涌水壓力和涌水量,根據涌水情況,可選用下列措施綜合處理: 
  (1) 自上而下分段灌漿; 
  (2) 短的段長; 
  (3) 高的灌漿壓力; 
  (4) 濃漿結束; 
  (5) 屏漿; 
  (8) 速凝漿液; 
  (6) 閉漿; 
  (7) 純壓式灌漿; 
  (9) 待凝; 
  (10) 壓力灌漿封孔; 
3.8.5 灌漿段注入量大,灌漿難于結束時,可選用下列措施處理: 
  (1) 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 
  (2) 漿液中摻加速凝劑; 
  (3) 灌注穩定漿液或混合漿液。 
    該段經處理后仍能掃孔,應重新依照技術要求進行灌漿,直至結束。 
3.8.6 灌漿過程中如回漿變濃,宜換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漿進行灌注,若效果不明顯,延續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3.8.7 在巖溶地區的溶洞灌漿,應先查明溶洞的充填類型和規模,而后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1) 溶洞內無充填物時,根據溶洞的大小,可采用泵入高流態混凝土、投入碎石再灌注水泥砂漿、灌注混合漿液等措施。待凝后,掃孔,再灌水泥漿。 
  (2) 溶洞內有充填物時,根據充填物類型、性能以及充填程度,可采用高壓灌漿、高壓噴射灌漿等措施。灌漿注入量大時,可參照本規范3.8.5條進行處理。 
 
3.9 工程質量檢查
 
3.9.1 帷幕灌漿質量檢查應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對竣工資料和測試成果的分析,綜合評定。 
3.9.2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在下述部位布置: 
  (1) 帷幕中心線上; 
  (2) 巖石破碎、斷層、大孔隙等地質條件復雜的部位; 
  (3) 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 鉆孔偏斜過大、灌漿情況不正常以及經分析資料認為對帷幕灌漿質量有影響的部位。 
3.9.3 帷幕灌漿檢查孔的數量宜為灌漿孔總數的10%。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至少應布置一個檢查孔。 
3.9.4 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后進行。 
3.9.5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自上而下分段卡塞進行壓水試驗,試驗采用五點法或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 
3.9.6 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結束后,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和封孔。 
3.9.7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采取巖芯,計算獲得率并加以描述。 
3.9.8 帷幕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壩體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應為100%;再以下的各段的合格率應在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10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否則應由建設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商定處理方案。 
3.9.9 對帷幕灌漿孔的封孔質量宜進行抽樣檢查。 
3.9.10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宜采用測量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的方法。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的改善程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3.9.11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也可采用單點壓水試驗的方法,按附錄A執行。檢查孔的數量不宜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檢查結束后,應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和封孔。 
3.9.12 固結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巖體波速檢查、靜彈性模量檢查應分別在灌漿結束3-7、14、28d后進行。 
3.9.13 固結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孔段合格率應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否則應由建設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商定處理方案。 
 
水工隧洞灌漿
4.1  一般規定 
4.1.1水工隧洞混凝土襯砌段的灌漿,應按先回填灌漿后固結灌漿的順序進行。回填灌漿應在襯砌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固結灌漿宜在該部位的回填灌漿結束后7d后進行。 
4.1.2水工隧洞鋼板襯砌段各類灌漿的順序應按設計規定進行。鋼襯砌接觸灌漿應在襯砌混凝土澆筑結束60d進行。 
4.1.3灌漿結束后,有往外流漿或往上反漿的灌漿孔應閉漿待凝。 
4.1.4必要時應安設變形監測裝置,進行觀測和記錄。 
 
4.2  回填灌漿 
4.2.1回填灌漿孔,在素混凝土襯砌中易采用直接鉆設的方法;在鋼筋混凝土襯砌中應采用從預埋管中鉆孔的方法。鉆孔孔徑不宜小于38mm,孔徑宜進入巖石10cm,并宜測記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 
4.2.2 遇有圍巖塌陷、溶洞、超挖較大等特殊情況時,應在該部位預埋灌漿管,其數量不應少于2個,位置在現場確定。 
4.2.3 頂拱回填灌漿應分成區段進行,每區段長度不宜大于50cm, 區段段部必須封堵嚴密。 
4.2.4 回填灌漿前應對襯砌混凝土的施工縫和混凝土缺陷進行全面檢查,對可能漏漿的部位應及時處理。 
4.2.5 回填灌漿宜分為兩個次序進行,后續孔應包括頂孔。 
4.2.6 回填灌漿施工應自較低的一端開始,向較高的一端推進。同一區段內的同一次序孔可全部或部分鉆出后,再進行灌漿。也可單孔分序鉆進和灌漿。 
4.2.7 回填灌漿,一序孔可灌注水灰比為0.6(或0.5):1的水泥漿,二序孔可灌注1:1和0.6:1(或0.5):1兩個比級的水泥漿。空隙大的部位應灌注水泥砂漿,摻砂量不宜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4.2.8 回填灌漿壓力應視混凝土襯砌厚度和配筋情況等確定。一般在素混凝土襯砌中可采用0.2-0.3MPa;鋼筋混凝土襯砌中可采用0.3-0.5MPa. 
4.2.9 回填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灌注5min即可結束。 
4.2.10 回填灌漿質量檢查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7d后進行。檢查孔應布置在脫空較大、串漿孔集中以及灌漿情況異常的部位,其數量宜為灌漿孔總數的5%。 
4.2.11 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可采用鉆孔注漿法,即向孔內注入水灰比2:1的漿液,在規定的壓力下,初始10min內注入量不超過10L,認為合格。 
4.2.12 灌漿孔灌漿和檢查孔檢查結束后,應使用水泥砂漿將鉆孔封填密實,孔口壓抹齊平。 
 
4.3 固結灌漿
4.3.1 固結灌漿孔可采用風鉆或其它形式鉆機鉆孔,終孔直徑不宜小于38mm,孔位、孔向和孔深應滿足設計要求。 
4.3.2 固結灌漿孔鉆孔結束后應進行鉆孔沖洗,沖凈孔內巖紛、雜質。 
4.3.3 固結灌漿孔在灌漿前應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到回水清凈時止。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若該值大于1MPa時,采用1MPa。 
    地質條件復雜或有特殊要求時,是否需要沖洗以及如何沖洗,宜通過現場試驗確定。 
4.3.4 固結灌漿孔的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試驗孔數不宜少于總孔數的5%。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 
4.3.5 固結灌漿應按環間分序、環內加密的原則進行。環間宜分為兩個次序,地質條件不良地段可分為三個次序。 
4.3.6 固結灌漿宜采用單孔灌漿的方法,但在注入量較小地段,同一環上的灌漿孔可并聯灌漿,孔數宜為2個,孔位宜保持對稱。
4.3.7 固結灌漿孔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全孔一次灌漿。當地質條件不良或有特殊要求時,可分段灌漿。 
4.3.8 固結灌漿漿液的比級和變換可參照本規范3.5.4條和3.5.5條規定,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注入量大的孔段應灌注水泥砂漿。 
4.3.9 固結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段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延續30min,即可結束。 
4.3.10 固結灌漿壓力大于3MPa的工程,灌漿孔應分段進行灌漿。灌漿孔內灌漿段的劃分、相應灌漿壓力的使用以及灌漿工藝的選擇應通過現場灌漿試驗確定。 
4.3.11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的方法和標準應視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灌漿的目的而定。一般情況下應進行壓水試驗檢查,試驗采用單點法,按附錄A執行。要求測定彈性模量的地段,應進行巖體波速或靜彈性模量測試檢查。 
4.3.12 固結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宜在該部位灌漿結束3-7d后進行,檢查孔的數量不宜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孔段合格率應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 
4.3.13 巖體波速和靜彈性模量測試,應分別在該部位灌漿結束14d和28d后進行。其孔位的布置、測試儀器的確定、測試方法、合格指標以及工程合格標準,均應依照設計規定執行。 
4.3.14 灌漿孔灌漿和檢查孔檢查結束后,應排除鉆孔內的積水和污物,采用壓力灌漿法或機械壓漿法進行封孔,并將孔口抹平。 
 
4.4 鋼襯接觸灌漿
4.4.1 鋼襯接觸灌漿孔的位置宜在現場經錘擊檢查確定。每一個獨立的脫空區布孔不應少于2個,最低處和最高處應布孔。 
4.4.2 在鋼襯上鉆灌漿孔宜采用磁坐電鉆,孔徑不宜小于12mm.每孔宜測記鋼襯與混凝土之間的間隙尺寸。 
4.4.3 鋼襯接觸灌漿也可在鋼襯上預留灌漿孔,孔內宜有絲扣,在該孔處鋼襯外側應襯焊加強鋼板。 
4.4.4 在鋼襯的加勁環上應設置連通孔,以便于漿液串通。孔徑不宜小于16mm. 
4.4.5 灌漿前應用風檢查縫隙串通情況,吹除空隙內的污物和積水。風壓必須小于灌漿壓力。 
4.4.6 灌漿壓力必須以控制鋼襯變形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為準。可根據鋼襯的壁厚、脫空面積的大小以及脫空的程度等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宜大于0.1MPa. 
4.4.7 鋼襯接觸灌漿漿液水灰比可采用1:1、0.8:1、0.6(或0.5):1三個比級,必要時可加入減水劑。應盡量多灌注較濃級漿液。 
4.4.8 灌漿應自低處孔開始,并在灌漿過程中敲擊震動鋼襯,待各高處孔分別排出濃漿后,依次將其孔口閥門關閉。同時應記錄各孔排出的漿量和濃度。 
4.4.9 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灌注5min,即可結束。 
4.4.10 灌漿短管與鋼襯間可采用絲扣連接,也可焊接。灌漿結束后用絲堵加焊或焊補法封孔。焊后用砂輪磨平。 
4.4.11 灌漿結束7-14d后采用錘擊法進行灌漿質量檢查,脫空范圍和程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滲水透氣養護多功能模板布工作原理:
 
      多功能模板布具有復合的二層功能,表層(稱過濾層)光潔、致密具有微細小孔,平均孔徑為30-35微米,與混凝土接觸能透過水和空氣而阻止水泥顆粒通過;毛面層(稱墊料層)與模板接觸,厚度約1-1.5mm,具有保水透氣的性能,保水能力大于0.45L/ m2,排水能力大于3L/ m2,多余的水分滲出,氣體也透出,只保留適當的水分,使混凝土處于潮濕的環境當中。
        
      澆鑄混凝土構件前,將滲水透氣保養多功能模板布的毛面層粘貼或拉伸固定在模板上,澆鑄時多余的水分、氣泡穿過多功能模板布的過濾層進入墊料層,氣泡在墊料層中逸出,水分中的一部份涵養在墊料層中,多余的水份沿模板布外沿滲出。多余的水分排出后,混凝土表層水與水泥的比值W/C值就降低,使混凝土表層致密、堅實,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和耐磨力;另外還確保混凝土在養護期間保持高濕度,將裂縫風險和微小裂縫減到最小;氣泡逸出后出現砂眼的機會也明顯減少。
 
多功能模板布使用效果:
     1、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極大地減少砂眼和裂紋。
     2、提高了表層密度,使混凝土表層致密、堅實、均勻,使混凝土結構耐磨性、耐沖蝕性能得到明顯改善;因抑制了無機鹽、氧氣、潮氣和二氧化碳的滲透而延長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壽命。
     3、可以抵抗外來的侵蝕,防腐蝕性能高,特別是氯離子的擴散。
     4、 由于沒有了砂眼和裂縫,使混凝土表面的相當密致,表面減少了油類等殘余物,就減少了微生物滋生的機會;從而減少細菌 與藻類生長,即減少了污染。
     5、使用本多功能模板布能增加表面張力,確保表面涂料更能黏附 在混凝土表面。在涂料施工前,不必作打沙工序,是表面處理時最理想的載體。
     6、施工快捷簡單,產品可重復使用,可以節省成本;
     7、不需要脫膜劑,方便脫膜。
     8、用普通的價廉模板,模板因不需直接接觸混凝土,所以周轉的 使用次數也會相對增加。
     9、節省修補砂眼和裂紋的費用。
 
我公司是從土工新材料、環保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工程特種材料系統設計方案和模袋混凝土水上水下施工一條龍服務的專業公司。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系統的技術服務,專業生產各類高強機織土工布、機織模袋布、編織土工布、模板布、無紡布、土工格柵等產品,年生產能力大于1200萬平方米,是江蘇境內土工布品種齊全、生產能力較大的企業之一。可為用戶配套生產各種機織布、編織布、無紡布、模袋布、制作軟體排、砂肋、沖灌袋、吹砂袋、生態袋等不同施工用途的成品。并提供系統的模袋施工及模袋施工指導服務。 公司配備了先進測試儀器并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以及大批量工程供貨計劃的完成。多年來,公司積極參與建設浦東國際機場、南水北調工程、長江航道整治、杭州灣圍堰、天津濱海新區、哈達山灌溉總渠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建。   模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驗收項目及規范在土方填筑、坡面開挖整理、模袋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過程中,監理站明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每道工序都由監理工程師現場進行嚴密控制,每道工序施工完后,施工質檢部門報送《工序驗收表》等,由現場監理工程師檢驗評定,確定下道工序開工。原材料均通過現場抽樣送檢,合格后方能使用。泵送混凝土灌筑是重要工序,應加大監理力度,實行跟蹤監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把質量關。對每一倉混凝土簽發《混凝土準澆證》是澆筑混凝土最后一道簽. 證,也是監理工程師質量控制的關鍵。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和每項質量檢驗評定合格后才發簽.. 證。闡述了模袋混凝土護坡施工、質量控制過程和成果,可供類似工程參考。我公司擁有專業的施工團隊,豐富的施工經驗,精湛的施工技術,先進的施工設備專業承攬各種水下作業項目。公司的服務宗旨是:堅持"以科技求創新 以質量求生存"顧客的滿意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
 
我公司擁有先進的技術,提供的模袋施工專業高效.模袋工程安全可靠,深得新老客戶的信賴與支持. 模袋混凝土技術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從國外引進的一項現澆混凝土新技術,它采用織物模袋做軟模具,通過混凝土泵將砂漿或混凝土充灌進模袋成型,起到護坡、護底、防滲等作用。它具有整體性好、耐久性好、地形適應性強、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時,并可以在水下鋪設充灌施工等特點,可以應用在道路、水庫、河渠、海堤、港灣等工程上,因此在國內應用發展較快.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門港海底隧道工程采用模袋混凝土技術隊沈家門側模袋砂圍堰進行護坡,有效防止了既有模袋砂圍堰體在海水沖刷、小船沖擊下的流失,同時對增強了圍堰防滲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1工程概況 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港海底隧道工程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從沈家門濱港路(新街口),與水流方向約成90°夾角直線橫穿沈家門港至魯家峙島(漁具公司方向)上岸,在規劃休閑廣場西北角進入休閑廣場,并向西折轉約18.4°后以直通式出入口到達地面。 隧道結構由沈家門側出入口段及明挖暗埋段、沉管段、魯家峙側明挖暗埋段及出入口段組成,近期隧道建筑全長為393.9m,沈家門側出入口段施工前需對海床實施筑島圍堰。 沈家門側海堤表層主要由塊石、碎石、沙礫組成,為新近填海物質,層厚2.0~5.6m,以下依次為粉質粘土、淤泥、淤泥質粉質粘土、含粘性土圓礫。 場地地表水主要為沈家門港內的海水,海水潮汐類型為正規半日潮型,落潮歷時略大于漲潮歷時,港區實測最大潮流速0.88m/s,大潮時平均流速0.403m/s,小潮時平均流速0.277m/s。 
 土工模袋是利用一種雙層聚合化纖合成材料制成的連續(或單獨)的袋狀產品。土工合成材料應用于工程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七十年代末引進我國并研制使用。模袋混凝土是通過用高壓泵把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模袋中,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的厚度通過袋內吊筋袋、吊筋繩(聚合物如尼龍等)的長度來控制,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固結后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板狀結構或其它狀結構,能滿足工程的需要。土工模袋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可廣泛用于江、河、湖、海的堤壩護坡、護岸、港灣、碼頭等防護工程。
      具有如下優點:
  (1)土工模袋施工采用一次噴灌成型,施工簡便、速度快。
  (2)土工模袋能適應各種復雜地形,特別在深水護岸、護底等不需填筑圍堰,可直接水下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所護坡面面積大、整體性強、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
  (3)土工模袋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入以后,多余的水分通過織物空隙滲出,可以迅速降低水灰比,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增加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我公司對各種模袋工程和水下工程廉價優質,跟蹤服務,實行三包,"抓管理、上等級"的工作中心,強化職工教育,狠抓技術進步和開拓經營環節,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強化管理。多年受到上級部門的好評,被評為江蘇省質量服務信譽AAA級先進單位水下模袋混凝土可以進行水下施工,不需要筑拆圍堰、排水、斷航等,施工機械化程度高,進度快等優點。模袋混凝土施工是一門新技術,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質量好等特點。化纖模袋混凝土已廣泛應用于航道、船閘護坡,江河護底,水庫、堤防護岸,水渠及海堤護坡等防護工程中。東北地區如嫩江部分堤防護岸及黑龍江泥河水庫護坡等工程已使用該技術,取得良好效果。 水下模袋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江蘇順龍模袋工程公司下設水下工程、潛水工程、水下清淤、水下防腐、水下檢查、水下攝影、水下焊接、水下切割、水下模袋 混凝土施工沉井下沉及封底、水下打撈,水下工程公司,水下作業公司,潛水作業公司,水下焊接公司,水下切割公司,水下維修公司,水下防腐公司、水下救助等分公司、信譽第一是公司的原則;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追求完美、拓展市場、強化本質、持續發展,是公司的質量方針。運城模袋混凝土護坡公司開拓進取貴港模袋混凝土護坡公司開拓進取 水下模袋混凝土施工準備:(1)定位放線:在河岸上用經緯儀確定好河坡頂口軸線,同時量測出河底角開挖線。(2)岸上坡面修整:岸上坡面修整采用推土機和人工相結合的整坡方法。(3)水中坡面開挖:水中坡面開挖抓斗船為液壓式,開挖時定期量測水面高程。水下部分采用復合型模袋軟體排護岸(長850m,寬56-62米).軟體排布長15.3米(順水流方向),寬56-62米(垂直水流方向),分框格形式充沙模袋 和混 凝土模袋 兩部分.高程 10.0m(11.0m)~2.0m(3.0m)為模袋 混凝土護岸,坡長20m;高程 2.0米(3.0m)-5.0米為框格形充沙模袋 ,坡長20-26米。框格形允沙模袋 的主肋垂直水流方向布置,增加近岸 水流的阻力;輔助順水流方向布置,防止鋪設時兩條主肋袋之間不能展平.主肋充沙后直徑31.8cm.輔助充沙后直徑26.8cm。云浮模袋混凝土護坡公司開拓進取水渠及海堤護坡等防護工程中貴港模袋混凝土護坡公司開拓進取貴港模袋混凝土護坡公司開拓進取 模袋混凝土施工準備:進行基礎清基及必要的整坡;土工模袋材料選擇;充填混凝土原料地選擇及進行配比試驗;施工用水、電供應。現場混凝土配比。一般情況模袋混凝土為二級配,其配比為水灰比0.55,砂率50%,水泥用量375 kg/m3,泵送劑摻量0.6%。機口坍落度22-23 cm。在進行混凝土配比調整時,必須控制水灰比,水灰比小,混凝土流動性差,模袋充灌密實度較低,質量難以保證。若水灰比過大。液態混凝土將會離析。主要施工沒備布置。一般情況施工場地狹窄,不能滿足材料堆放要求,故采用鏟車或其它設備及時將混凝土原材料不斷地運至攪拌機旁,以保證施工設備正常運行:主要施工機械為HBT20混凝土輸送泵、350 L攪拌機和50 kW 柴油發電機,混凝土泵車應水平安放,攪拌機必須安放在堅實的平臺上,支腳下應墊上厚木板,電器箱應安裝平穩,發電機位置適當。確保施工機械在運轉時不產生大的晃動,以免影響施工;混凝土輸送管道鋪設:一般采用 125鋼管由泵車沿作業方向接至工作面上方,再用41oo膠壓軟管接至噴灌口。鋼管底部設有墊木,以利鋼管接管、拆卸。管道布置以線路短,轉彎少為最優。誠信是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經商的必備美德,人品決定產品,產品體現人品,質量第一,細節決定成敗。
 
黃河大堤堤基坐落在巖性復雜多變的松軟土層上,遇到洪水易造成順堤沖刷。混凝土模袋以高強低伸的丙綸、錦綸或滌綸復合成的纖維絲為原料,通過機織而成袋狀,在其內部充填混凝土,具有整體性能好、強度高、耐磨、抗化學腐蝕等特點。根據多年的治黃實踐,采用混凝土模袋加固堤腳堤基的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料、技術簡單、便于操作等特點,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群眾易于接受的新方式。通過近幾年的研究,可按工程要求制成各種形狀,灌注時柔性好,成型后緊貼地面,適用于各種復雜地形;也可水下施工,不需做圍堰,施工機械化程度高、速度快、工程維護費用低。
黃河下游防洪大堤的堤腳從左、右兩岸的堤段來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勢低洼現象,不少地段還有串溝、坑塘積水,堤腳長期遭受浸泡,給黃河大堤的安全帶來較大的隱患。
  歷史上,黃河大堤多次發生決溢、改道,河槽擺動頻繁,使河床不同巖相沉積疊置、堆積。因此,黃河大堤堤基坐落在巖性復雜多變的松軟土層上,遇到洪水易造成順堤沖刷,在堤腳處留下許多坑塘和串溝,多數都相互連通,嚴重影響堤防的安全性。
  而黃河堤防多為人工就近取土填筑,采用粉砂土,土質粘連性極差,在高水位長時間作用下,堤基易滲透破壞,造成管涌、流土、液化等,堤身土體抗剪強度降低,發生漏洞、裂縫、滑坡等險情。尤其是堤防的逐年培高,堤身長時間受高水位浸泡,在設計浸潤線毛細管飽和極限范圍以外,只允許在短期內呈飽和狀態,若飽和時間過長,堤身土料防滲能力大為減弱,抗剪強度大大降低。
  近年來,由于堤防加高培厚的需要,不少地段存在扶堤取土的現象,致使臨河堤腳地勢全線下降。地勢的變化,加之串溝等因素,給大洪水順堤行洪創造了條件,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河水、灘區和堤腳地勢三者的互變性給大堤防洪能力帶來威脅,隱患時時存在。
  以“96?8”洪水為例,當時洪水流量只有7000~8000m3/s,就造成了多處防洪控導工程出險。如遭遇流量1.5萬~2萬m3/s的洪水,大堤堤腳平均 3m以上的部分都將偎水。洪水順串溝、坑塘流動,對大堤堤基形成沖刷和浸泡,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混凝土模袋加固堤腳堤基方法
  消除堤腳地勢低洼的方法有多種,如疏浚河道、清淤排泄、混凝土護坡、砌石護坡、平整串溝、填筑坑塘、土方抬高地勢等,但這些方法在運用過程中,均存在時間較長、投資較大等問題。
  結合多年治黃工程實踐調查研究,混凝土模袋加固堤腳堤基的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料、技術簡單、便于操作等特點,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群眾易于接受的新方式。
  混凝土模袋為高強化纖長絲紡織而成的成品袋狀織物,在壓力下干袋內充灌流動性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硬化后形成混凝土(或砂漿)板塊,主要有矩形、框格形、鉸鏈形、梅花形和啞鈴形等系列產品。這種高強機織模袋布選用高強低伸的丙、錦、滌綸復合纖維絲為原料,抗拉強度高、耐磨,抗頂破性能好,抗化學腐蝕。
  實際上,高強機織混凝土模袋,是一種軟體混凝土模板,其特點是強度高、抗凍性強(可耐-40℃)、整體性能好,可按實際工程要求制成面積大小、厚度不一的各種幾何形狀,灌注時柔性較好;可保證成型厚度,并且能夠緊貼地面,對于復雜的地形尤其適用。這種技術還可以水下施工,不需做圍堰,護坡整體性好;抗風浪、水流沖擊能力強。與砌石護坡相比較,具有機械化施工程度高,工期較短,工程維護費用低,不易被動物破壞等特點。
  1.混凝土模袋防護堤坡、堤基的構造和施工方法
  使用混凝土模袋保護黃河大堤的堤基和堤腳,首先要依河勢自上而下確定高程點,上控點可選擇在堤腳上3m,下控點定在堤腳(堤基)下1.5~2.0m。
  堤坡清除雜草等物,不需平整,依原堤坡形式即可。堤腳(堤基)可用人工或機械開挖成1.5~2.0m的槽便于模袋垂放。
  上述工作完成后即鋪放模袋,灌充混凝土或砂漿。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模袋的充填厚度,可控制在150~200mm。充填飽滿后,用50em覆蓋夯實。堤腳的槽可用原土水灌淤實。
  2.混凝土模袋的構造要求
  混凝土模袋用于護坡、護底,其主要構造有以下3部分。
  頂部覆蓋:對模袋混凝土的頂面進行保護,一般宜采用漿砌塊石或黏土覆蓋。對于有地面徑流的坡頂,應設截流溝或其他防止地表水侵蝕模袋下部基土的措施。
  底部加固:可在坡腳處開溝、回填或用混凝土塊,以提高模袋的穩定性。側翼加固:應開溝槽,在兩側模袋底端設壓腳棱體或塊體;河岸宜使模
袋混凝土下端伸過設計沖刷線以下 0.5m,并用塊石保護,以防沖刷。
  3.施工方法
  (1)現場準備工作。包括施工基線布置、高程控制點、施工放樣以及做好施工照明等。
   (2)清整澆筑場地。按設計要求進行修坡或挖泥:坡面平順、無明顯凹凸現象,表面平整,無雜物;開挖上、下錨固溝槽。
  (3)模袋鋪設。展開模袋,在其上下端插入掛袋鋼管,移至坡面;設置上緣固定樁和松緊器,將模袋上端掛在松緊器上調節張力,從坡上往下鋪設,如圖1所示。
   (4)充填模袋。將混凝土拌和好,利用泵車充填。自下而上按次序進行。充填1小時后即可清除表面灌漿,回填埋護溝,并且按規定養護。
  4.模袋混凝土護坡抗滑穩定性驗算
  假定模袋混凝土護坡沿坡面產生滑動,見圖2,其抗滑穩定安全系數K可按下式驗算。
 
模袋充填施工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泵送機械選擇。模袋工程在選擇泵送機械時最好能通過模袋小樣試灌來選擇泵車,一般出口壓力應控制在2kg/cm2(0.2MPa)為宜。
  (2)骨料的粒徑。根據泵送混凝土的要求,粗骨料粒徑是泵送管道直徑的 1/3較為適宜,一般骨料的最大粒徑以 25mm為宜。此外,模袋厚度對于骨料也有一定的要求,當混凝土模袋厚度在 15~20cm時,骨料的粒徑在10~15mm較為適宜;25~75cm成型厚度時,粗骨料的粒徑以15~25mm為宜。
  (3)管道堵塞問題。骨料中的大骨料、異雜物應當濾去,以免堵塞管道。
   (4)坍落度。為了便于工程施工,保證模袋施工質量,一般要求坍落度為21±2cm。
  (5)設計配合比。充填混凝土的設 計配合比,一般應進行現場試驗確定,也可以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參考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試驗成果資料,按表1選用。坑塘部分可探明水下地形,依勢將模袋沉于水下,充灌混凝土,既可減少拋撒石料,打圍堰,又可維持坑塘原狀,起到護坡、護基的效果。高強機織模袋充灌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模袋,將大堤的堤坡、堤腳裹護起來,在洪水偎堤行洪時,不僅可以防止堤腳的沖刷和堤基的破壞,保護土體的完整性,不出現坍塌滑坡;而且在個別堤段出現小面積滲水、滑坡時,可以用混凝土模袋及時補救,保護黃河大堤安全度汛。
 
 
模袋混凝土護坡與傳統的砌體工程比較,具有施工迅速、節省費用,特別是水下施工方便的優越性。國外的模袋混凝土護坡最早見于1969年竣工的加拿大多倫多航道試驗工程中。19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根據美國建筑技術公司的發明(1960年專利)用高強度滌綸66型布制成了各種模袋又稱法布。法布具有透水性,使混凝土剩余水分受到澆注壓力后可以及時排除,使水灰比降低,加快混凝土或砂漿凝固,得到高密度、高強度的混凝土或砂漿砌體。 
     我國近年來才在水利工程中推廣使用土工織物,模袋混凝土在沿海堤坊、河坡護岸工程中應用還屬剛剛起步階段。 
1 模袋產品 
     模袋屬于土工合成材料,它是用高強化纖長絲經機織而成的雙層袋狀織物。模袋上、下兩層之間沿縱橫2個方向每隔一段距離(多為25~20cm),有一定長度(多為7~10cm)的尼龍繩,把上、下兩層織物聯結在一起,并控制灌注成形的厚度。因其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故稱其為模袋[1]。 
     模袋基本型式根據填充材料不同可分為砂漿型和混凝型,根據模袋護坡作用和結構不同,砂漿型模袋可分為反濾排水點—EP型、無反濾排水點—NF型、鉸鏈塊型—RB型和框格型—NB型、混凝土模袋通常為無排水點—CX型。由于均勻斷面型混凝土襯砌自承能力強,可鋪在1∶1的陡坡上,能增加坡面的抗滑穩定性,防止滑坡。常被用于河道堤防護坡、渠道、池塘襯砌。 
2 模袋砼護坡的施工程序和工藝要求 
     模袋混凝土護坡就是以機織土工模袋作柔性模板,利用混凝土輸送泵將細石混凝土壓入模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平面尺寸的混凝土單元,若干單元通過模袋布聯結成整體,從而達到護坡的功能[2]。圖1為川水港閘上游兩側模袋混凝土護坡工程設計斷面示意圖。
2.1 邊坡處理 
     在進行坡面地形測量得出相應數據后作如下處理: 
     (1)旱地邊坡處理。鋪模前應按設計要求對邊坡進行挖填整平,保證坡面平順,無雜物,填方部位要夯(壓)實。 
     (2)水下邊坡處理。對陡坡河岸應先拋石找坡,然后在拋石坡面上鋪碎石找平層,將塊石覆蓋住。找平層要大體平順,保證不平整度小于15cm,可利用潛水員進行檢查。 
     (3)開挖埋固溝。用挖泥船在坡腳水下開挖,控制不平整度在30cm以內,開挖棄碴于溝槽外側。埋固溝底寬1.0m,深1.0m。 
2.2 模袋鋪設 
     模袋鋪設前,要按施工編號進行詳細檢查,看有無孔洞,缺經、缺緯、蛛網、跳花等缺陷,檢查完后,模袋鋪平、卷緊、扎牢,按編號順序運至鋪設現場。打開袋包,按編號順序鋪在坡面上,檢查塔接布、充灌袖口和穿管布等是否縫制有誤,是否破壞。如果正常,則進行相鄰模袋布的縫接,穿鋼管于模袋穿管孔中。如果發現異常則要盡快解決。 
     鋪設模袋時必須預留橫向(順水流方向)收縮量,一般地講,起圈厚度在15~25cm,橫向收縮量控制在20cm左右。 
     為了防止模袋順坡下滑,在坡頂模袋上緣封頂混凝土溝槽以外適當設置壑位樁。定位樁的間距視坡長、坡度、模袋厚度等條件而定。通常是在模袋布的小單元分界面打設一個定位樁,用尼龍繩將穿入模袋穿管孔中的鋼管系牢,另一端通過拉緊裝置與定位樁相連。每根樁上配拉緊絞杠,用以調整模袋上、下位置并固定模袋。 
     風浪較大的施工現場,可用砂袋分散壓住鋪好的模袋,防止風浪使模袋變位。
2.3 充灌混凝土 
     (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主要取決于模袋充灌后的拉筋帶厚度。拉筋帶厚度與起圈厚度有關,如用無錫市新海浪工業用布有限公司生產的模袋起圈厚度為12cm,拉筋帶厚度為7cm。 
一般模袋起圈厚度12~30cm,骨料最大粒徑在1~1.5cm;起圈厚度30~70cm,骨料最大粒徑小于2.5cm。粗骨料應優先選用卵石,當選用碎石時,應嚴格控制顆粒形狀及針片狀含量。砂子宜選用中細河砂。水泥多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425#。摻料為粉煤灰,摻量最高可達30%。常用的外加劑為木鈣減水劑。 
     (2)配合比根據混凝土標號、原材料特性及混凝土和易性等要求,通過試驗決定。川水港閘上游兩側護岸工程坡長250m,坡度比1∶3,模袋厚度12cm,混凝土標號C20,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含泥量小于5%,云母含量小于1%,碎石粒徑0.5~1.0cm,含泥量小于1%。砂石料不含多孔、風化易破碎顆粒。該工程試驗室,設定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碎石=1∶1.97∶3.28,混凝土塌落度20±19.5cm,摻入了適量減水劑。 
     (3)混凝土的生產和充灌混凝土用常規攪拌機生產,混凝土充灌用混凝土輸送泵。沿海堤防工程及河坡護岸工程用HBT-30型混凝土輸送泵。 
     為了保證混凝土進入模袋時的塌落度值,在高溫季節施工時,當管道長時,(不宜超過50cm),應預先以水潤濕管道,對模袋同樣應預先潤濕。充灌模袋的速度不宜過快,壓力不宜過大,一般利用低流量灌注。速度宜控制在10~15m3/h,管道口壓力控制在0.2~0.3Mpa。 
     模袋布自下而上從兩側向中間進行充灌,充灌飽滿后,暫停10min,待模袋填料中水分、空氣析出后,再稍充些填料,這樣就能充填飽滿,而且使充灌后的混凝土強度大于同標后的常規方法澆筑的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個小單元模袋應盡量1次連續充灌完成;充灌地點設專人指揮,與混凝土的操作者時刻保持密切聯系。充灌地點配備適當數量的人員觀察灌注情況,對灌注困難的部位可采取踩踏的方法使其充滿。 
     充滿結束后,用繩將充灌袖口系緊,防止混凝土外溢,待混凝土稍微凝固,用人工將袖口混凝土掏出,將袖口布塞入布袋內,用水將模袋表面沖洗干凈。對施工中難以避免的腳印盡量消除,然后進行保護,防止人畜踩踏或其它物品撞、壓。 
     (4)用大塊石填水下埋固溝,水下探查成果。 
     (5)模袋抗滑穩定措施見斷面圖。頂端固定樁頂高4.2m,砼封頂找平至4.2m,模袋底端埋入埋固溝。 
2.4 清理現場及養護 
     一個施工單元完成后,把混凝土輸送管道等施工器具轉移到下個單元,把本單元現場清理干凈。模袋混凝土終凝后,用草袋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按設計要求確定。
 
 
本公司將繼續堅持“質量第一、科技牽引、用戶至上、服務社會”的經營方針,以工程質量為根本,以用戶滿意為前提,在取得現有成績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企業管理模式,繼續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期待與您合作!!
 
本公司一貫倡導誠信為本、互利雙贏的原則,以安全、專業、高效、守信為準,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長期服務于全國各地,對各種海洋、長江、河道的險難工程優質廉價,跟蹤服務、實行三包。始終保持“以誠為本,以質取勝”,憑精湛的技術、一流的質量、以滿意的服務、良好的信譽來不斷拓展和贏得市場。
 
公司的業務忠旨 :以優秀的潛水人員.一流的技術設備.優質的服務質量.高效的服務效率.熱情的服務態度,立足全國市場,為長三角地區的所有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潛水服務。本公司堅持“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嚴謹求實、艱苦奮斗的”的企業作風,不斷開拓創新,依靠雄厚的實力、科學的管理和優質服務,堅持“誠信求實、服務社會、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企業宗旨。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經驗豐富,作風優良,專業從事潛水打撈工程公司。宗旨是:安全、及時、優質、熱誠。以過硬的潛水隊伍,一流的技術設備,優質的服務質量,高效的服務效率,熱情的服務態度,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潛水服務。公司重質量、信合同、保安全,歡迎新老客戶咨詢合作!
 
我公司是專業從事水下作業的施工單位,技術力量雄厚,服務于:江、河、湖、海、水庫等水下工程作業,能出色完成各類水下工程任務。
 
我們秉承自公司創建起就投入大量軟硬件技術力量與先進技術設備、裝備,并與國內許多公司保持密切合作關系,使最現代化的水下作業手段與技術應用于各項工程施工當中,以優質合理的方案滿足您的最終要求。同時,“精細、創新”是我們前進的力量,“互信、共贏”是我們的經營理念。我們以真誠的態度,愿與各界同仁精誠合作,以合理的價格,優質的服務促進你我共同向前發展。   
  今后,本公司將實施"理念超前化、標準國際化、經營集約化、裝備精良化、管理人本化"的五大戰略,力爭實現"多出精品、出好精品、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目標,把公司鍛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潛水領域的排頭兵.
  給你我一個合作機會,我們將會竭盡所能。
 
公司始以“ 依法治企、人才興企、創新強企、精品立企”的經營戰略,堅持“安 全第一、質量為本、誠實守信”的服務宗旨,精心打造科學管理平臺,積極探索新的施工工藝,以質量贏市場,以誠信塑品牌。公司在經營和技術方面.. 具有較高素質的員工及其相符的核心任務,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運作、堅持走科技興企、質量興企之路、遵循" 質量第一、業主至上、信守合同、優質服務 "的宗旨。成績屬于過去,我們面向未來,以 "誠信為本、開拓創新"的精神,力爭與社會各界朋友達成共識,更好的為您服務。
 
我們致力于:倍感信賴的卓越品牌,最廣泛的產品選擇,提供全套解決方案,不斷的技術創新,嚴謹優質的專業技術服務,經常被模仿,從 未被超越!
 
我公司將秉承“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嚴謹求實、艱苦奮斗的”的企業作風,不斷開拓創新,依靠雄厚的實力、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 服務,堅持“誠信求實、服務社會、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企業宗旨,熱忱期待與社會各界朋友真誠合作,用我們的智慧與熱情。 
 
服務宗旨:堅持質量、講究信譽、確保安全、包使用期、定期回訪。竭誠歡迎社會各界朋友為本公司提供寶貴建議,殷切希望各新老客戶與本公司攜手共進,共展宏圖,使潛水特技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
 
瀚明公司堅持"一流的技術設備.優質的服務質量.高效的服務效率.熱情的服務態度,立足全國市場"為生產經營理念。
 
 
“本公司堅持“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嚴謹求實、艱苦奮斗的”的企業作風,不斷開拓創新,依靠雄厚的實力、科學的管理和優質服 務,堅持“誠信求實、服務社會、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企業宗旨。”根據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進行動作。按省建設廳、市建委和甲 方單位以及環保部門要求,文明施工、質量跟蹤、終身負責、使公司一直保持零事故的硬性指標。
 
 
今天瀚明員工奉行“進取 求實 嚴謹 團結”的方針,不斷開拓創新,以技術為核心、視質量為生命、奉用戶為上帝,竭誠為您提供性 價比最高的高質量的工程與設計改造及無微不至的售后服務。
 
公司擁有技術精英團隊和大量先進設備,打造過許多優質工程。提供“施工、租賃、維護、拆除”全過程一條龍服務。公司成立以來,修建了許多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橋梁,有著嚴密的安全組織機構,完美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的安全措施,并以高質量快速度、守信譽而深受廣大國營橋梁企業信賴。
 
服務宗旨:堅持質量、講究信譽、確保安全、包使用期、定期回訪。竭誠歡迎社會各界朋友為本公司提供寶貴建議,殷切希望各新老客戶與本公司攜手共進,共展宏圖,使潛水特技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
 
江蘇瀚明是您的水下工程首選公司,絕對不會讓您失望。工程質量有保證,售后無憂!
 
公司的業務忠旨 :以優秀的潛水人員.一流的技術設備.優質的服務質量.高效的服務效率.熱情的服務態度,立足全國市場,為長三角地區的所有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潛水服務。本公司堅持“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嚴謹求實、艱苦奮斗的”的企業作風,不斷開拓創新,依靠雄厚的實力、科學的管理和優質服務,堅持“誠信求實、服務社會、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企業宗旨。”
 
我公司以精湛的技術.專業的隊伍、嚴謹的管理、超卓的設備,著力打造鐵塔系列品牌。 “行遠必自邇、追求無止境”。江蘇瀚明潛水有限公司將一如既往的追求發展,為建樹中國水下工程事業奉獻光熱,為鍛造中國水下工程產業碑而永遠向前!
 
公司以優秀的潛水人員,一流的技術設備,優質的服務質量,高效的服務效率,熱情的服務態度立足江浙滬市場,為全國的所有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潛水服務。
 
我公司以精湛的技術.專業的隊伍、嚴謹的管理、超卓的設備,著力打造鐵塔系列品牌。 “行遠必自邇、追求無止境”。順龍水下工程有限公司將一如既往的追求發展,為建樹中國水下工程事業奉獻光熱,為鍛造中國水下工程產業碑而永遠向前! 
        ★公司承諾:凡由我公司施工過的單位,在保質期內我公司定期回訪或電話聯絡,詢問工程質量情況;若在保質期內有質量問題我公司免費檢查維修!
服務宗旨:“保證質量、講究信譽、確保安全、信守合約、定期回訪”
 
我們堅持以“誠信為本、質量第一”為宗旨,憑借高質量、高效率、高信譽的作風,以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技術實力立足于長江沿線及其沿海地區和內河航務工程市場,并分別與長江沿線海事部門、有關航運部門以及國家大中型企業建立起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多次承擔急、難、險、重施工任務,受到上級部門的表揚和獎勵。 
 
 公司將繼續堅持“誠信、服務、創新、共贏”八字方針,保持潛水技術精湛、施工質量一流、服務江河湖海、確保客戶滿意的優良本色,大力發展,繼往開來。江蘇瀚明潛水愿同新老客戶竭誠合作、互惠互利、共襄盛舉!
 
公司對協作單位,對發包方單位重視溝通,建立長效信譽網絡關系,對客戶重信譽,守合同,嚴格履行合同,樹立企業良好印象。潛水員施工經驗豐富。
 
公司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以誠信贏市場”為生產經營理念。我們將以優質的產品與完美的售后服務來打造金色品牌。愿同新老客戶竭誠合作、互惠互利、共創輝煌。
 
該公司產品分類: 水下堵漏 模袋布 水下打撈 水下檢測 水下攝像 水下混凝土澆筑 堵漏工程 水下切割拆除 沉井施工 水下加固 水下作業 模袋混凝土

CJX2-6511CJX2-6511接觸器廠家供應

 

CJX2-6511產品簡介CJX2(LC1-D)系列交流接觸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額定工作電壓至660V、額定工作電流至95A的電路中,供遠距離接通與分斷電路之用,并可與熱繼電器直接插接組成電磁起動器,以保護可能發生操作過負荷的電路。接觸器還可組裝積木式輔助觸頭組、空氣延時頭、機械聯鎖機構等附件,組成廷時接觸器、可逆接觸器、星三角起動器。本產品符合IEC9470-4-1、GB14048.4。本接觸器在法國TE公司LC1-D系列上改進而成。完全可以替代進口,是CJ0、CJ10的更新換代產品。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及3C安全體系認證。
CJX2-6511使用環境環境溫度:-25+40海拔高度:不超過300mm空氣相對濕度:在+40時不超過50%;在較低溫度下可以有較高的相對濕度;在+25地不超過90%;并考慮到發生在產品表面上的凝露使用環境:應避免引起爆炸危險的介質,及腐蝕金屬和破壞絕緣的有害氣體和導電塵埃的環境中使用安裝位置:安裝面與垂直面的傾斜度不超過±30沖擊與振動:產品應安裝和使用在無顯著搖動,沖擊和振動的地方www.xcaiwj.comCJX2-6511結構特征1、產品全塑卡扣裝配結構,充分利用塑料本身固有彈性,不需要螺釘及專用工具拆裝省工、省時、省料。2、產品為直動式運動結構,反力彈簧采用寶塔型彈簧。動作特性可靠、機構靈活、產品設計緊湊,可防止外界雜物及灰塵落入產品。活動部位接線端有罩蓋人手不能觸及帶點部位,確保使用安全,符合有關電器安全標準。產品外型尺寸小巧,安裝方式有螺釘緊固或卡扣式安裝有35毫米寬的標準導軌上具有拆卸迅速方便的特點。3、產品觸頭均為橋式雙斷點結構。觸頭采用銀基合金材料制成,接觸電性能優越、觸頭耐磨損、壽命長、滅弧室為封閉型采用阻燃材料制成能阻擋電弧向外噴濺,保證人身及相鄰電器安全。4、產品的磁系統為E字型鐵芯工作可靠、損耗小、噪音低。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線圈接線端A1、A2電壓規格表示清晰醒目、接線方便。5、模數化、積木式結構輔助觸頭根據需要靈活拼裝使用。
該公司產品分類: 斷路器 小型斷路器 刀開關 CJX2-6511 CJ20-40 CJX2 CJX2-F1 CJX2-F1 交流接觸器

G5高精度迷你字雕刻機|廣告雕刻機 可靠的供應商找【屹克】

得馬G5迷你字雕刻機功能特性:●得馬G5迷你字雕刻機是一款重型加工中心,適合重切削加工;   ●此雕刻機采用整體板材焊接結構,成形后時效處理后一次性精加工成形;   ●整機采用獨特的齒條雙驅結構,提高了機床的穩定性和抗拉性;  ●臺面為PVC真空吸附加鋁合金壓槽,既可強力吸附不同面積的材料,又可裝夾;  ●采用進口材料制成的高柔性電纜,保證機床在長期反復的運行中,不易被折斷;   ●配備成熟的工業控制系統保證機床高速情況下運轉,精細無鋸齒波紋,底平面光滑,輪廓清晰。得馬G5迷你字雕刻機適用行業材料:●廣告行業:亞克力切割、密度板切割、雪弗板切割、雙色板雕刻、各種廣告板材;●家具行業:櫥柜門、木門、實木、紅木家具、仿古家具各類復合板切割雕刻加工;●板材加工行業:絕緣板、塑料加工件、PCB板、抗倍特板、環氧樹脂、ABS、PP、PE等碳混化合物;●工藝品行業:人造大理石、PVC、木、有機玻璃、銅鋁等;●裝飾行業:屏風、波浪板、木、人造大理石、有機板、裝飾板、雙色板等材料上進行各種精美圖案和文字雕刻。屹克是專業從事數控設備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開發公司,專業代理國際技術領先的CNC數控產品、原裝進口意大利主軸及系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客戶網絡遍及整個華東地區。我公司的產品主要有高精度絲桿激光切割設備,數控龍門式CNC雕刻機,亞克力迷你字雕刻機,亞克力鉆石拋光機,金屬光纖激光切割機設備,根據客戶實際需求為其量身訂造各種性能、尺寸的機型。廣泛應用于廣告行業、木工行業、裝飾建材行業、印刷行業、加工/模具等行業,加工材質涵蓋金屬、亞克力、木材、陶瓷等諸多材料。
該公司產品分類: cnc加工中心 亞克力電子開料鋸 薄板金屬激光切割機 亞克力倒角機 亞克力精雕機 亞克力鉆石拋光機 迷你字雕刻機

供應BREMAS 寶馬斯Cam系列開關

意大利BREMAS ERSCE公司生產Cam系列凸輪開關/限位開關/隔離開關/斷路器:產品主要分為Bremas齒輪操縱開關、Bremas限位開關、Bremas斷路器、Bremas位置轉換開關、Bremas微動開關、Bremas多位置轉換開關、Bremas腳踏開關、Bremas電動工具開關、Bremas控制和指示設備開關

BREMAS系列產品:     12A,1P單極開關(0-1):CA0120001PL1     12A,3P三極開關(0-1):CA0120003PL1     12A, 1P單極轉換開關(1-0-2):CA0120005PL1     12A,2P雙極轉換開關(1-0-2):CA0120006PL1     12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0120007PL1     12A,3P三極馬達正反轉開關(1-0-2):CA0120008PL1     12A,雙速馬達開關,豬咀型(1-0-2):CA0120009IPA     12A,電壓表選擇開關(相與相之間及三相與中性):CA0120018PL1     12A,電流表選擇開關(單極三個電流互感器):CA0120022PL1     16A,1P單極開關(0-1):CA0160001PL2     16A,3A三極開關(0-1):CA0160003PL2     16A,1P單極轉換開關(1-0-2):CA0160005PL2     16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0160007PL2     25A,1P單極開關(0-1):CA0250001PL2     25A,3P三極開關(0-1):CA0250003PL2     25A,1P單極轉換開關(1-0-2):CA0250005PL2     25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0250007PL2     32A,3P三極轉換開關(0-1):CA0320003PL2     32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0320007PL2     40A,3P三極開關(0-1):CA0400003PL3     40A,1P單極轉換開關(1-0-2):CA0400005PL3     40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0400007PL3     63A,3P三極開關(0-1):CA0630003PL3     63A,4P四極開關(0-1):CA0630004PL3     63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0630007PL3     100A,4P四極開關(0-1):CA100004PL4     100A,3P三極轉換開關(1-0-2):CA10007PL4     12A,3P三極開關(0-1):CA01200G33PL2     20A,3P三極開關(0-1):CA01700G33PL2     32A,3P三極開關(0-1):CA03200G33PL2     16A,3P雙極轉換開關(0-1):CQ0160003XL6     25A,3P三極開關(0-1):CQ0250003XL6     32A,3P三極開關(0-1):CQ0320003XL6     63A,XNA系列負荷開關(3P,插線式端子):XNA0633B     100A,XNA系列負荷開關(3P,插線式端子):XNA100

 

該公司產品分類: BREMAS 寶馬斯開關 Techno 連接器 Medxx變壓器與電抗器 Weidmuller接線端子 DBK發熱器與恒溫器 KATKO 開關

VP-20-F/A1 VP-20-F/A2龍華供應油泵 VP-20-F/A1 VP-20-F/A2

VP-20-F/A1 VP-20-F/A2臺灣(EALY)弋力油泵VPE-F8D-10, VPE-F12D-10, VPE-F12D-10,高壓齒輪泵HGP-1A-F2R,HGP-1A-F3R,HGP-1A-F4R,HGP-2A-F2R,HGP-2A-F3R,HGP-2A-F4R,HGP-1A-F2R、HGP-1A-F3R、HGP-1A-F4R、HGP-1A-F5R、HGP-1A-F6R、HGP-1A-F8RHGP-2A-F4R HGP-2A-F3R HGP-2A-F4R HGP-2A-F6R HGP-2A-F8R HGP-2A-F4R HGP-2A-F11R HGP-2A-F12RHGP-3A-F6R HGP-3A-F8R HGP-3A-F11R HGP-3A-F13R HGP-3A-F14R HGP-3A-F17R HGP-3A-F19R HGP-3A-F23R HGP-3A-F25R HGP-3A-F28R HGP-3A-F30R 特性: 1.率:經精確細致的構造設計 ,此系列齒輪泵存在高容積率與高機械效率。 2.使用壽命長:性能優良的高摔磨性軸承于高壓、高速的場合運轉不致燒毀 3.重量輕,結構緊密精致。 4.本體采用夠鋁合金、高精密造型設計,噪音低。 5.適合范圍廣泛,用于土木建設機械,產業車輛、搬運機械、農業漁業機械等裝置。

14-649-17供應美國原裝飛世爾traceable四通道計時器

Traceable®四通道鬧鈴計時器

計時器的巨型顯示屏有19毫米高,在整個實驗室內都能看到。

 

 

當零位到達后,計時器將開始順數,以顯示鬧鈴響起后過了多長時間。此外它還帶有跑表、暫停、顯示時鐘時間的特色功能。

 

4條通道均可同時使用、并可以采用任何組合方式,可以倒數、也可順數(跑表)。用戶只需觸碰一只按鈕,即可讓裝置回放先前設定的倒數計時時間(專用于一項測試的理想計時器)。

 

高分貝警報聲特別響亮,可以持續1分鐘,也可以手動靜音。它的鍵有手指頭大小,設置時間、更改通道都相當方便。

   

    

traceable產品質量

1.Traceable®產品所獲得的美國實驗室認證協會校準證書與中國實驗室國家委員會的校準證書是相互的;
2.Traceable®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化組織指南34》(ISO 指南34)要求的認證標準物質
3.Traceable®產品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9001質量認證
 
Traceable 產品類別
涵蓋范圍:生物醫藥,醫院,教育和政府市場的植物和實驗室的設備和科學儀器。
我們的產品:定時器,秒表,時間控制器,時鐘,計算機計時器,電腦控制器,溫度控制器,監控/報警溫度計,替補溫度計,差溫度計,打印溫度計,濕度計,濕度監控/報警米,氣壓計,電導率儀,電導率電極,導電性的標準,一次性的電導率標準,夾具,風速計,轉速表,萬用表,數字模塊,車,泵,純棉濕巾,酒精濕巾,電極臂,解決方案,計算器,放大鏡,顯微鏡,迷你顯微鏡,專業洗瓶,干燥器,干燥劑,等等。
更多詳情歡迎訪問:http://shop71491324.taobao.com/
該公司產品分類: 一級代理BIOFIL/潔特耗材 greiner genview smobio 鼎國 潔特 國產大龍 奧豪斯 耗材/美國Genview 實驗室耗材/美國Thermo Fisher 紫外透射儀 實驗室設備/儀器 免疫學 乳膠手套 Marker SMOBIO(Marker) 德國Greiner 無菌移液管,帶刻度(產品系列)[ TCI 一級代理商 Affinity-一級代理商 Greiner 無菌移液管

最新產品

熱門儀器: 液相色譜儀 氣相色譜儀 原子熒光光譜儀 可見分光光度計 液質聯用儀 壓力試驗機 酸度計(PH計) 離心機 高速離心機 冷凍離心機 生物顯微鏡 金相顯微鏡 標準物質 生物試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 国产高清成人av片 | 亚洲做爰日本做爰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 欧美最猛性xxxx |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 99久久精品无免国产免费75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AV | a级亚洲 | 伊人久久久精品区aaa片 | 91久久免费 | 久久久一 | 国产伦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鲁大师 |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 国内极度色诱视频网站 | 国产ts人妖系列高潮 |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99 | 97久草 |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 一级黄色裸片 |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全看 |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在线播放92 | 国产男小鲜肉同志免费 |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 午夜激情综合网 | 护士的奶又大又粗又大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 2019天天干 | 欧美孕妇色xxxxx | 国产一级又黄 |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偷拍中年夫妇激情嗷嗷叫 | 日本a∨在线| 麻豆熟妇人妻XXXXXX | 中文字幕在线2019 | 91视频亚洲 |